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蔡氏贡掸:一把承载百年匠心的春节神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蔡氏贡掸:一把承载百年匠心的春节神器

引用
新浪网
6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9/doc-inehqrfi6886352.shtml
2.
https://whly.tj.gov.cn/tjswlzxw/jgbn/whtj/whfy/index_9.html
3.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5/html5/2024-09/10/content_143096_1271243.htm
4.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5-01/29/content_143084_1804165.htm
5.
https://whly.tj.gov.cn/tjswlzxw/jgbn/whtj/whfy/index_8.html
6.
https://zh.wikiversity.org/zh-hans/%E5%8C%88%E5%A5%B4%E5%A4%A7%E5%B8%9D%E5%9C%8B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句流传已久的民谚道出了春节前的重要习俗。在天津,这个习俗与一项独特的非遗瑰宝紧密相连——蔡氏贡掸。作为津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蔡氏贡掸不仅是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更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

01

一门皇家御用的精湛工艺

蔡氏贡掸的历史可追溯至清代,至今已有数百年。据第四代传承人蔡成浩回忆,其先祖蔡锡九、蔡梦岭、蔡文彤三代人经过不懈努力,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将这门手艺发展成熟。蔡家不仅提升了掸子的耐久性,更通过独家技艺将其打造成活灵活现的吉祥之物。经贤达引荐,蔡家的掸子甚至成为皇家御用珍品,京津达官显贵以拥有一把蔡氏贡掸为荣。

02

十八道工序铸就匠心之作

一把蔡氏贡掸的诞生,需要经过多达十八道繁琐工序。从精选羽毛到成品完成,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制作时需精选一万多根上好羽毛,这些羽毛只出自四五岁的鸡,且每只鸡身上仅有几根符合要求。羽毛的尺寸、颜色、光泽都有严格标准,原料往往需从全国各地广泛采集。

纯手工制作是蔡氏贡掸的一大特色。制作过程中,匠人需要盘腿而坐,将鸡毛一根根整理、绑扎。最考验功力的是无论掸子大小,都要一口气完成绑扎,这需要极强的耐心和专注力。蔡氏贡掸的绝活在于“鸡毛打三把毛”,取下的毛保持“活”的状态,有光泽、有灵气,轻轻一抖仍像长在鸡身上一般。

03

代代相传的非遗瑰宝

在第四代传承人蔡成浩手中,这门技艺曾一度中断。年轻时的他选择外出经商,直到54岁时才重新拾起家传手艺。面对54万元的债务,蔡成浩在爱人的支持下,从头开始,重新建立起蔡氏贡掸的声誉。他坚持“质量第一,重量不减”的原则,确保每把掸子都能使用二十年不散。

第五代传承人蔡红英在父亲的影响下,二十几岁就开始学习制掸技艺。面对经济困境,她与父亲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制作高质量的掸子。长时间的精细工作让她的手上磨出了茧子,指甲开裂,但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和坚持让她坚持了下来。

04

创新让传统焕发新生

为了让这项传统工艺更好地传承下去,蔡红英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她开发了更小型、更多样化的掸子,使用不同原材料,使产品更加轻巧精致。这些小型掸子可以作为挂件,适合年轻人的审美。她还尝试对掸子进行改色处理,增加视觉吸引力,使其成为时尚配饰,可以挂在书包或汽车上。

在蔡红英的努力下,蔡氏贡掸不仅是一种清洁工具,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每年春节前夕,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来到天津古文化街购买蔡氏贡掸。它不仅是实用的家居用品,更是一种富有文化底蕴的礼品,能够长时间保存并提升空间的艺术氛围。

05

蕴含美好寓意的民俗符号

在天津的春节习俗中,蔡氏贡掸扮演着特殊角色。它不仅是打扫房屋的工具,更被赋予了辞旧迎新、镇宅辟邪的美好寓意。不同颜色的掸子承载着不同的祝福:黑色象征镇宅驱邪,黄色寓意招财进宝,红色则寄托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在传统婚俗中,娘家还会将掸子作为嫁妆,寓意为女儿壮胆。

如今,蔡氏贡掸已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手工艺品,它更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蔡氏贡掸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继续在人们的生活中熠熠生辉,为春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文化韵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