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千年爆竹声:从李畋创新到现代产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千年爆竹声:从李畋创新到现代产业

引用
新浪网
9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08/doc-ineeetki1664679.s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4%BE%E7%88%86%E7%AB%B9/2876178
3.
https://www.sohu.com/a/849390731_122006510
4.
https://www.cxs.gov.cn/info/2112/93960.htm
5.
http://www.wanzai.gov.cn/wzxrmzf/qtygwj/202404/352a963643094f5eade489967e3cccd6.shtml
6.
https://www.lilingnews.com/content/646849/95/13864461.html
7.
http://gxhzs.cq.gov.cn/zwxx_524/zwdt/202412/t20241219_13907080_wap.html
8.
https://m.chinabgao.com/freereport/95568.html
9.
https://www.drc.gov.cn/DocView.aspx?chnid=379&leafid=1338&docid=2907737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就是烟花爆竹。这种传承千年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李畋的创新。据史料记载,唐初时期,湖南醴陵县人李畋为了驱赶瘟疫,将硝石装入竹筒中点燃,发出巨大声响和浓烈烟雾,成功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一创举不仅治愈了唐太宗的怪病,更为后世的烟花爆竹制作提供了最早的雏形。

李畋的这一发明,很快就在民间流传开来。到了宋代,人们开始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见的鞭炮。这种改进不仅提高了安全性,也使得爆竹的制作更加便捷,逐渐成为节日庆典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如今,烟花爆竹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据统计,中国烟花爆竹年产量占全球90%,2023年全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其中,湖南浏阳、醴陵和江西万载、上栗四地作为主要产区,其企业数量、产值以及出口分别占全国的70%、80%、90%以上。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中国在烟花爆竹领域的主导地位,也展示了这一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经济价值。

爆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辞旧迎新的标志,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到现代人的春节晚会,爆竹声始终伴随着中国人的节日庆典。除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婚嫁、建房等各类喜庆场合,都能听到爆竹的响声,看到烟花的绽放。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保意识的提升,烟花爆竹的燃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许多城市已经实施了严格的管控措施。例如,大连市规定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全域以及甘井子区部分街道为禁放区域。此外,文物保护单位、交通枢纽、易燃易爆物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地点也被列为管控场所。这些措施虽然限制了烟花爆竹的使用,但同时也保障了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

在可以燃放的区域,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据统计,每年春节期间因不当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伤人事件屡见不鲜。因此,安全燃放成为重中之重。专家建议,燃放时应选择空旷平坦、无障碍的场所,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在高层建筑、山林等危险区域燃放。同时,儿童应在成人陪同下燃放,不得单独操作。选购时要选择正规渠道,注意产品标识和质量,避免购买“三无”产品。

从李畋最初的创新到现代产业的蓬勃发展,烟花爆竹不仅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在享受烟花爆竹带来的欢乐时,我们更应该铭记其背后的历史传承,同时也要注重安全与环保,让这一传统习俗得以延续,让春节的爆竹声继续响彻云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