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紫砂历史中的“乌泥”与现代“黑泥”差异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紫砂历史中的“乌泥”与现代“黑泥”差异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zisha.com/knowledge/32101.shtml

在紫砂艺术的传承中,“乌泥”是一个独特而神秘的存在。它不仅承载着紫砂工艺的历史记忆,更体现了匠人智慧的结晶。本文将为您解析紫砂历史中的“乌泥”与现代“黑泥”的差异,带您领略传统工艺的魅力。

在紫砂的历史长河中,“乌泥”一词涵盖了两类不同的材质。一类是含锰铁量较高的真正“乌泥”,其烧成后的色泽呈现出纯正的乌黑色。而另一类则是通过特殊装烧工艺将普通紫砂泥转变为乌黑色的产物。

传统的烧制紫砂工艺采用的是古老的龙窑,直至20世纪60年代,龙窑仍被用于烧制部分紫砂产品。然而,自1973年隧道窑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倒焰圆窑和龙窑逐渐被废弃。

将普通紫泥烧制成乌黑色的特殊工艺被称为“捂灰”。这一工艺的过程是:将已经烧成的紫砂壶用稻谷的谷糠掩埋在匣钵中,并封好口,然后将其放置在龙窑的炉头部分再次进行烧制。由于炉头部分的温度通常在1000度以下,升温过程缓慢,谷糠在缺氧环境下被引燃但不能充分燃烧,其炭分子被吸入壶胎中形成黑色。经过精心烧制的捂灰壶,其黑色犹如优质的微墨,色黑而不死板,散发出一种温润的光泽。

与现代的黑泥相比,传统的“捂灰”工艺在色泽上呈现出独特的观感效果。现代黑泥的制作则是通过掺入氧化金属来调节色泽,这与传统的捂灰工艺在色泽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