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千年古城展新颜
海口:千年古城展新颜
海口,这座被誉为“椰城”的美丽海滨城市,不仅是海南省的省会,更是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2017年,海口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不仅是对海口历史地位的认可,更是对其独特文化价值的肯定。
千年古城的历史脉络
海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海南岛上设立了珠崖、儋耳二郡,开启了海南岛纳入中原王朝版图的新纪元。当时的珠崖郡治所就位于今天的海口市辖区内。
隋唐时期,海南岛的行政建置几经变迁。隋朝时,海南岛上共置有三郡:珠崖郡、儋耳郡和新增的临振郡。至唐初,这三郡演变为三州:珠崖郡改为崖州,儋耳郡改为儋州,临振郡改为振州。
宋代是海口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公元972年,崖州被撤销并入琼州,而振州则改名为崖州。从此,海南岛上形成了“琼州”“崖州”南北呼应的格局。北宋时期,琼州治所迁至今天的海口府城地区,确立了海口在海南岛的政治中心地位。
历史遗迹见证城市变迁
漫步在海口的大街小巷,处处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琼山区府城、所城骑楼建筑群和秀英港。
琼山区府城:千年政治中心的见证
琼山区府城是海口最古老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自宋代以来就是海南的政治中心。这里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如琼台书院、五公祠等,见证了海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所城骑楼建筑群:南洋文化的独特印记
2024年4月,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是对这一独特建筑群历史价值的充分肯定。骑楼建筑群主要分布在博爱路、中山路等5条街区,是国内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骑楼建筑群。
这些骑楼建筑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雕梁画栋,又融入了南洋文化的元素,体现了海口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开放包容。漫步其中,仿佛能感受到百年前“商铺林立、商贾络绎”的繁荣景象。
秀英港:千年古港的沧桑巨变
秀英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当时就已经正式开港办理外贸运输业务。作为宋元以来与大陆联系的主要港口,秀英港见证了海南的贸易发展史。
“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交融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海口自古以来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枢纽。这一点在海口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海口骑楼建筑群就是这种文化交融的最好见证。这些骑楼不仅体现了南洋建筑风格,更融合了海南本土的建筑特色。骑楼内的商铺经营着各种南洋特产,街道上不时传来海南话和各种外语的交谈声,展现了海口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繁华景象。
海口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背景下,海口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这座见证了中国海洋文明发展历程的城市,必将在新时代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