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开捕,特色养殖技术揭秘
阳澄湖大闸蟹开捕,特色养殖技术揭秘
2023年9月25日,江苏阳澄湖大闸蟹正式开捕。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今年的大闸蟹产量较往年有所下降,但个头普遍较大且均匀。据市场监测数据显示,中秋节前阳澄湖大闸蟹的批发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公蟹价格同比上涨7%,母蟹价格上涨18%。
阳澄湖大闸蟹的高品质,离不开其独特的养殖技术。近年来,阳澄湖蟹业园区积极创新养殖模式,采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生态健康养殖:打造绿色产业链
阳澄湖蟹业园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湖水呈弱碱性,富含钙、镁等矿物质,硬质湖底占比高达65%,为大闸蟹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园区坚持生态优先的养殖理念,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打造了一条绿色可持续的产业链。
园区采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严格控制养殖密度,合理搭配饵料,确保大闸蟹在自然环境中健康成长。同时,园区还建立了完善的病害防治体系,通过定期监测水质和蟹体健康状况,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有效降低了疾病发生率。
尾水处理创新:实现零排放循环利用
在养殖过程中,如何处理养殖尾水是一个重要课题。阳澄湖蟹业园区创新性地建立了三级尾水处理净化区,实现了养殖尾水的零排放和循环利用。
具体做法是:首先通过排水沟湿地进行初步净化,随后进入净化塘进行深度处理,最后经过河道湿地的自然净化后,尾水达到循环回用或达标排放的标准。这种循环利用模式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智能化管理:科技赋能传统养殖
阳澄湖蟹业园区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养殖向智能化转型。园区建立了渔业智能化生产管理平台,通过148个监控点实时监测生产环境和养殖水域状况,16个监测点持续跟踪溶氧、pH值等关键参数,3个分析点定期检测氨氮、总磷等指标,11个控制点实现远程操控微孔增氧。
此外,园区还配备了渔业机器人,用于投饵和水质调节,替代了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通过这些智能化设备,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掌握养殖状况,及时调整养殖策略,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
标准化生产:保障产品质量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阳澄湖蟹业园区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园区内的86户虾蟹养殖户全部应用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平台,从苗种放养到饲料投喂,全程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了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可追溯。
同时,园区还建立了严格的渔药价格补贴系统,推广使用绿色渔药,并通过IC卡“一卡通”管理模式,确保渔业投入品的购销信息可追溯。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阳澄湖大闸蟹的品质,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产融合:推动产业升级
阳澄湖蟹业园区不仅注重养殖环节,还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通过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延伸,加快科技成果孵化,带动周边渔业园区和养殖户共同发展。
同时,园区还注重品牌文化建设,打造了“巴城阳澄湖”和“巴城”两个区域公共品牌,通过信用评估和积分管理制度,提升品牌信誉度,进一步提高了大闸蟹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阳澄湖蟹业园区的特色养殖技术,不仅提升了大闸蟹的产量和品质,还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技术将会更加完善,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