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带娃玩转《蛋仔派对》,小心压岁钱被“绑架”
春节带娃玩转《蛋仔派对》,小心压岁钱被“绑架”
春节期间,一款名为《蛋仔派对》的游戏成为了孩子们的新宠,却也让不少家长头疼不已。据报道,有家长发现孩子在游戏内充值数千元,更有甚者高达上万元。这些案例不仅引发了社会关注,也暴露了当前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萌趣游戏,吸引力十足
《蛋仔派对》是由网易研发的一款潮玩休闲竞技游戏,主要面向“00后”与“10后”玩家群体。截至2023年12月,该游戏累计注册用户数量已超过5亿。游戏以其萌趣可爱的设计和竞技对抗的玩法,对青少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游戏内设盲盒等抽奖机制,玩家可以通过充值购买“蛋币”,用于抽取皮肤、道具等虚拟物品。此外,游戏还与熊出没、喜羊羊、奥特曼等儿童熟知的IP进行联动,进一步增强了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
家长投诉,问题频发
据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统计,针对《蛋仔派对》的投诉已近2万条,主要集中在“实名认证存漏洞”“诱导未成年充值”“拒绝退款”等问题。从投诉详情来看,未成年人在游戏中的充值金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湖南衡阳的刘先生反映,其不满十岁的女儿在2023年11月期间,在《蛋仔派对》中充值总计15412元。其中,仅2023年11月20日一天,就有15笔消费,包括10笔648元、3笔328元和2笔68元的消费。
山东淄博的刘女士则表示,其9岁的儿子在两天时间内充值9900多元,单次最低30元,最高达648元。许多家长表示,孩子是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实名认证并实现游戏充值的。当家长们发现后向游戏平台申请退款时,往往因材料不符合条件或实名认证为成年人而被拒绝。
游戏管理,漏洞重重
调查发现,《蛋仔派对》在实名认证和支付环节存在诸多漏洞。例如,游戏允许使用苹果iPad的面容识别功能进行支付,而不需要输入密码。此外,游戏的“免密支付”功能也备受诟病,一旦勾选,后续充值无需再次输入密码。
更令人担忧的是,渠道服(即通过手机应用商店下载的游戏版本)的出现让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用户可以直接调用手机账号的实名信息一键授权登录,而无需对实际使用者进行身份核实。数据显示,《蛋仔派对》高达79.6%的下载来自各种手机应用商店,这无疑为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系统提供了便利。
专家建议,合理引导
面对日益严峻的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专家建议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游戏时间。例如,对于6岁以下的儿童,每周游戏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6岁以上的儿童则需在保证学习和其他活动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游戏时间。
同时,家长应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游戏类型,避免接触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专家还建议,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游戏,增进亲子关系,帮助孩子理解游戏的内容和意义。
游戏平台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例如,可以在游戏登录时以及支付时加入人脸识别环节,降低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身份的风险。此外,平台应严格执行实名认证流程,即使使用本机账号“一键登录”,也要进行二次实名认证。
结语
《蛋仔派对》引发的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问题,折射出当前网络游戏管理中仍存在诸多漏洞。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游戏平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游戏平台应加强实名认证和支付环节的管理,家长则需要合理安排孩子的游戏时间并选择合适的游戏类型。只有多方联动,才能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