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家庭监控:隐私还是安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家庭监控:隐私还是安全?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4921998168147036
2.
https://www.sohu.com/a/852755122_163278
3.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f6ea2b9c-f5e0-45b3-88bf-3f86dad16d86
4.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65252131142049852.html
5.
https://www.sohu.com/a/771961324_120852719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P14IBK0544CT3M.html
7.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56398
8.
http://legalinfo.moj.gov.cn/zhfxfzzx/fzzxyw/202402/t20240229_495163.html
9.
http://w.haisendata.com/news-view/622.html
10.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218/5103022032012013.shtm
11.
https://news.bnu.edu.cn/zx/xzdt/f4582415c78e49a0bb71695550b233f2.htm

01

家庭监控:隐私还是安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安装监控设备以保障安全。然而,这种做法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一方面,家庭监控确实能有效防止盗窃和入室抢劫等犯罪行为,给家人带来安全感;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侵犯个人隐私,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在隐私泄露事件频发的当下,如何平衡家庭监控带来的便利与潜在风险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02

技术发展:智能化趋势明显

家用视频监控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参与者众多,呈现出全球化产业链分工与区域化市场竞争相结合的特点。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统计,2023年全球前五大家用视频监控品牌商的出货量仅占全球总出货量的20%左右,行业集中度较低。

在技术层面,家用视频监控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集成,包括软硬件系统开发、音视频处理、存储管理、网络通讯等。随着半导体性能的提升,智能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中高端产品的标配功能,如人车检测、宠物检测、目标跟踪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视频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

03

隐私泄露: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然而,家庭监控设备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近期,甘肃省兰州市一女子家中安装的监控设备突然传出陌生人喊话“转过来”,且喊话声不断重复。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个人隐私安全的担忧。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系主任刘慧勇指出,监控“喊话”是因为设备被黑客等外部攻击者入侵。部分消费者在安装新购入的监控设备时,未修改设置简单的初始密码,导致外部攻击者轻易破解设备密码。此外,如果家用监控设备与路由器连接,而路由器没有防火墙、加密传输等功能,外部攻击者就可通过控制路由器间接控制监控设备。

04

法律边界:隐私权保护日益严格

在法律层面,我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近日,安徽省固镇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隐私权纠纷案。原告与被告系固镇县某小区的邻居,双方房屋的进户门紧邻且成直角。被告安装的带有摄像头的智能门锁将公用走道全纳入摄像可视范围内,法院认为这侵犯了原告的隐私权,判决拆除。

北京鼎世律师事务所主任庞理鹏表示,住户出入家门的信息通常属于个人隐私范畴,这类信息包括个人的出入时间、频率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等,它们反映了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私人事务。如果这些信息未经授权被收集、使用或泄露,就可能对个人的生活安宁和隐私安全造成威胁。

05

专家建议:谨慎使用AI技术

麻省理工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在家庭监控中使用大型语言模型,即使监控视频没有显示犯罪活动,模型也可能建议报警。此外,研究人员研究的模型在标记警察干预的视频上也不一致,表现出固有的偏见。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建议,对于个人安全和他人隐私的平衡问题,这是一个治理难题,需要厂商有足够的权益保护意识,实现隐私设计的相关要求,对于使用者应当注意权利行使的克制,包括在时段、角度、空间、应用上面有必要的考虑,以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06

结语

家庭监控的普及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但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保护个人隐私,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从技术层面加强设备安全性,从法律层面明确隐私权边界,从使用层面提高公众安全意识,都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安全与隐私之间找到平衡点,家庭监控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