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5种常用降压药优缺点!哪种降压药才是最好的降压药?本文总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5种常用降压药优缺点!哪种降压药才是最好的降压药?本文总结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21/21/130468_1147318743.shtml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合理用药是控制血压的关键。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五种常用降压药的优缺点,并通过一个真实案例说明选择降压药需要个体化考虑。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而合理用药是控制血压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惑。赵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赵先生患高血压已经好多年了,平时一直靠吃替米沙坦来维持血压在基本正常范围内。最近,由于工作应酬增多,他经常喝酒抽烟,饮食也变得大鱼大肉,即使按时吃药,血压也有些控制不住。赵先生很着急,于是向同为高血压患者的同事老刘请教。老刘告诉他,自己一直服用氨氯地平,哪怕最近工作忙,只要按时服药,血压一直很平稳。

赵先生心动了,他想:既然氨氯地平效果这么好,自己能不能也换这种药呢?于是,他在医院复诊时向医生提出了这个想法。然而,医生却很干脆地拒绝了他。赵先生很不解:同为降压药,为什么自己不能用氨氯地平呢?医生耐心地解释道,虽然两人都患有高血压,但病因和病情不同。赵先生有轻微肾功能不全,而替米沙坦有利于改善蛋白尿,氨氯地平则没有这个效果。用药不能随意听从别人的推荐,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都是独特的。

在临床上,像赵先生这样希望换药的患者并不少见。很多高血压患者会因为看到别人用药效果好,或者受到广告的影响,而想要更换药物。那么,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降压药,患者该如何选择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科普一下最常见的经典一线降压药。

五种降压药的优缺点,一次讲清楚!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主要分为五类,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适用人群都有所不同。了解这些药物的特点,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医生的用药选择。

(一)沙坦类药物

沙坦类药物包括替米沙坦、缬沙坦等。这类药物的作用靶点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它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与受体结合,减少血管收缩,从而降低血压。同时,沙坦类药物还能促进醛固酮的合成和释放,进一步降低血压。

沙坦类药物的一大优势在于它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对于合并高血糖的高血压患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福音。此外,它还能改善心脏周围的血管,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沙坦类药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的肾毒性较小,轻、中度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可以服用,且不需要调整剂量。老年人也可以安全使用。然而,沙坦类药物也有其劣势。它主要通过胆汁排泄,因此肝功能受损严重或患有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患者不能服用。此外,服用沙坦类药物时,如果与螺内酯等保钾利尿药合用,需要密切监测血清电解质水平,防止血钾水平偏高。

(二)普利类药物

普利类药物包括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一种酶的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从而发挥降压作用。普利类药物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衰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对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普利类药物在治愈后可以应用。但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初期用药可能会使血压大幅度下降,从而引起急性肾衰。在服用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清肌酐和血钾水平,必要时及时停药。

普利类药物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高血钾,因此对于一二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合并保钾利尿药的患者,合并用药时需要特别注意。此外,普利类药物禁用于孕妇和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它的副作用包括引起血管性水肿,阻塞气道;导致持续性咳嗽;个别不良反应可能引发粒细胞缺乏,以及骨髓抑制、肝衰竭。因此,在选用普利类药物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注意事项。

(三)地平类药物

地平类药物是一个大家族,包括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钙离子的跨膜运输,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影响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的收缩。因此,地平类药物不仅能降血压,还可以用于各类冠心病的治疗以及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地平类药物分为长效和短效两类,不同类型药物的半衰期不同,降压速度也有差异,不良反应也各有不同。地平类药物的靶器官是全身血管,因此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也可能会引起水肿、头晕、面色潮红、心跳过速等症状。这些副作用在一代地平类药物硝苯地平使用时最为显著。不过,随着制剂类型的增多和药物的发展,不良反应已经逐渐减少。

总体来看,对于严重主动脉狭窄患者、肝功能不全患者以及孕产妇等人群合并患有高血压,要尽量避免使用地平类药物。

(四)洛尔类药物

洛尔类药物的种类也比较多,典型代表有美托洛尔、拉贝洛尔等。这类药物通过作用于心脏上的β1受体,降低心脏兴奋性,减小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和心输出量,从而抑制心动过速并降低血压。洛尔类药物还可以作用于肾脏的β1受体,减少血管紧张素的释放,从而放松血管,降低血压。

洛尔类药物的降压作用适用于单纯舒张压高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它还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疾病。使用洛尔类药物时要注意个体化差异较大,用药剂量应从最小开始,缓慢加倍,找到最佳剂量。

长期服用洛尔类药物,如果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反跳现象,引起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因此,如果需要停药,一定要缓慢进行。此外,气管内也存在β受体,患有哮喘的患者在选择洛尔类药物时,要慎重使用对β1受体选择性高的药物。

(五)利尿类药物

利尿类药物与前四种药物不同,它包括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利尿剂的作用是增加肾脏对水和钠的排出,降低血容量,减轻血管压力。利尿剂适用于早期或症状较轻的高血压患者,药效较平稳,价格也相对较便宜,尤其适用于收缩压较高的患者。

然而,长期服用利尿剂可能会导致血钾降低,对血钙、血糖、血脂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它不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脂症、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哪种降压药是最好的?

面对这么多降压药,很多患者可能会问:哪种才是最好的降压药呢?实际上,这是一个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在选择降压药时,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选择最合适的降压药,最基本的要求是能使患者的血压达标,同时保护血管。服用后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也很重要。在选择药物时,优先考虑长效降压药,减少服用次数,避免漏服,减少血压的大幅波动。

此外,高血压患者往往还伴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在用药选择时,要综合考虑身体其他脏器和系统的情况。在用药过程中,从小剂量开始,如果疗效不明显,则逐步加量。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要及时更换药物。

为了达到最佳的降压效果,同时减少药物副作用,降压药可以选择两种或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用药。但需要注意的是,普利类与沙坦类药物作用机制类似,联合用药时不建议两者同服。

对于刚刚开始服用降压药的患者,要遵医嘱,规律用药,及时复查,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药物。而对于已经长期服用某些降压药的患者,如果药物能使血压控制得很好,则无需替换;如果药物效果不好,要及时到医院复查,听从医生的安排换药。千万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更不要相信降压药需要定期更换的说法。

高血压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坚持长期用药。即使血压平稳后,患者也不可盲目停药或自行减药。如果自行停药,可能会导致血压反弹甚至升高,加重病情。轻者可能出现头痛、眩晕等不良反应,影响健康;重者可能会导致中风,引发心脏、肾脏、大脑等脏器的严重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除了合理用药,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降压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饮食应以清淡、营养丰富、低钠为主,戒烟戒酒;不熬夜,保持健康作息;适当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悦,避免焦虑和压力过大,这些都有助于降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不要嫌麻烦,日常要做好血压的监测并记录。这不仅方便复诊时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和评估,也有利于合理用药。控制高血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用药是最主要的部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