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主创揭秘:11000人团队打造春节档神话巨制
《封神2》主创揭秘:11000人团队打造春节档神话巨制
2025年大年初一,备受期待的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正式上映。这部历时数年精心打造的神话史诗巨制,不仅延续了第一部的精彩故事,更在制作规模和艺术水准上实现了全面升级。让我们走进幕后,揭秘这部春节档重磅作品的诞生过程。
导演乌尔善:三部曲的承上启下之作
作为“封神三部曲”的第二部,《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承载着承上启下的重任。导演乌尔善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第二部在故事结构和主题表达上都进行了精心设计。
“第一部是关于觉醒和回归的故事,而第二部则聚焦于更复杂的战争主题。”乌尔善说,“我们既要展现战争的残酷,也要呈现军民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因此,影片中不仅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更有细腻的情感刻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乌尔善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剧本创作工作。“第二部的剧本写了23稿,比第一部的19稿还要多。”他透露,“我们希望每个细节都能经得起推敲,让故事更加饱满。”
演员的挑战:从骑马摔伤到506天的等待
在《封神第二部》中,演员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主演于适在拍摄骑马戏时就遭遇了意外摔倒。“骑马戏虽然看起来很酷,但背后的风险不容小觑。”于适回忆道,“有一次因为一个小失误,我从马上重重摔下,当时真的很疼,但为了角色,我必须坚持。”
另一位主演那尔那茜为了塑造好邓婵玉这个角色,更是经历了长达506天的准备期。“从进入‘封神演艺训练营’到正式开拍,我每天都进行表演、格斗、马术等全方位训练。”她说,“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角色,呈现出邓婵玉的英姿飒爽。”
制作团队:11000人的匠心精神
《封神第二部》的制作规模堪称惊人。整部影片的创作团队超过11000人,后期制作团队更是达到2900多人,是第一部的近两倍。
在视觉特效方面,团队进行了大胆创新。“我们对雷震子和墨麒麟的角色进行了技术升级,重新设计了它们的骨骼、肌肉和表皮组织结构。”乌尔善介绍道,“特别是殷郊的‘三头六臂’法相,我们首次采用了体积捕捉技术,通过150台摄像机全方位记录演员表演,力求呈现出最震撼的视觉效果。”
为了确保文化传承的准确性,主创团队还深入河南、陕西等地进行采风。“我们从殷商故地的青铜器纹样中汲取灵感,将凤鸟纹、山水纹等元素融入战甲和服装设计。”美术指导叶锦添表示,“在建筑风格上,我们采用了穿斗式的木构建筑方式,力求还原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映前见面会:主创团队与观众的暖心互动
在电影上映前夕,导演乌尔善携一众主演在郑州、南京、武汉等多个城市举办了映前见面会,与观众分享创作心得。
在郑州站活动中,乌尔善深情地表示:“河南是殷商文化的发源地,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很多创作灵感。选择郑州作为路演首站,也是向这片土地致敬。”
在武汉站,那尔那茜分享了她对邓婵玉角色的理解:“邓婵玉这个角色的灵感来源于历史上的妇好。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角色,我专门学习了通臂拳,希望能够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在成都站,夏雨则透露了申公豹角色的新变化:“这次申公豹会向师父通天教主求得新的法宝,这个法宝蕴含着非常邪恶的力量,会让角色更具挑战性。”
在各地的映前见面会上,主创团队不仅分享了幕后故事,还与观众一起重温了《封神第一部》的经典片段,现场气氛热烈。许多观众表示,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对《封神第二部》的期待值达到了新高度。
结语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不仅是一部视觉盛宴,更是一部凝聚了11000多名电影人智慧与汗水的艺术作品。从导演到演员,从特效团队到美术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只为给观众呈现一个更加真实、震撼的封神世界。
随着电影的上映,这场跨越千年的神话之旅即将再次启程。让我们跟随姬发、邓婵玉等角色的脚步,一同见证这场关乎家国命运的史诗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