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能源企业500强榜单表现亮眼,能源转型成效显著
山西能源企业500强榜单表现亮眼,能源转型成效显著
在最新发布的“2023中国能源企业500强”榜单中,山西省共有36家企业上榜,数量位列全国第五。其中,山西焦煤集团以第22位的排名,成为山西省内排名最高的能源企业。这一成绩不仅展现了山西省在能源领域的强大实力,更折射出该省在能源革命和产业转型方面的显著成效。
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
作为国家重要的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山西省坚定扛起能源大省的责任担当。据统计,2020-2023年,山西省原煤产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累计承担超过12亿吨的电煤中长期合同任务,为保障全国24个省份的电煤供应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智能化建设方面,山西省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244座智能化煤矿和1594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化煤矿产能占比达到60.48%。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山西省在全国率先发布煤矿智能化建设标准体系,引进华为矿山军团全球总部落户太原,以及建成全国首个省级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等系列创新举措的有力支撑。
在绿色开采方面,山西省同样展现出先行者的姿态。全省已建成55个绿色开采试点示范煤矿,120座煤矿采用无煤柱开采技术,煤炭绿色开采取得积极进展。同时,通过推进煤炭洗选行业标准化建设,全省已有1579个洗选企业达到标准化要求,原煤年入选量突破11亿吨,入选率多年稳定在80%以上,有效提升了煤炭清洁利用水平。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在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的同时,山西省也在积极构建多元能源供给体系。截至2023年底,山西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6797.78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45.83%,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达26.5%。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山西省在光伏、风电、氢能、地热能等领域的全面布局。
在氢能领域,山西省依托丰富的氢能源资源,以晋中和吕梁两市为核心,打造“氢能走廊”。目前,全省氢能产业链已汇集31户企业,形成美锦能源、山西晋南钢铁、山西鹏飞集团3户“链主”企业。2023年,全省氢能产业链累计营收502.5亿元,同比增长32.2%。
在甲醇领域,山西省充分利用煤制甲醇、焦炉煤气制甲醇等生产路径优势,推进甲醇汽车产业发展。以介休为例,昌盛25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全市建成81座甲醇加注站,甲醇汽车市场规模达5000辆。
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为保障电力系统稳健运行,山西省不断加强电力系统运行的“厚度”,通过新型储能这个大型“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充电、高峰时放电,发挥“调节器”和“安全阀”的作用,从而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
作为电力外送的重要省份,通过“市场之手”更高效地消纳新能源电量,是山西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山西省电力现货市场于2023年12月22日转入正式运行,是国内第一个进入正式运行的省级电力现货市场。目前,已形成“全电力优化、新能源优先”的省级电力现货市场,支撑“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零售市场+绿电绿证”“省内+省间”协同运行的电力市场体系。
展望未来:从“煤老大”到“能源革命排头兵”
从“煤老大”到“能源革命排头兵”,山西省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山西省将继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新能源产业布局,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可以预见,未来的山西省不仅将继续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更将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先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