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济南吗?跟着央视走进《济南这座城》
你真的了解济南吗?跟着央视走进《济南这座城》
3月12日,央视《美丽中国远方的家》系列节目《天下黄河》第83集《济南这座城》播出,从赵孟頫笔下的《鹊华秋色图》到今日的济南风光,每一片风景,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济南,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城市,既有古老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活力。济水之南话济南,大河汤汤,黄水滔滔,奔腾的黄河之水突出重围,将山川河湖揽在怀中,勾勒出一座岁月里的城市,于四季轮回中守护着这方土地。如今黄河岸边景象生动简明,蓝天、绿树、黄河水,黄河水就这样与济南城相依相伴,见证着这里文化的积淀和城市的发展。
120度转角的盖家沟河段,河水平静流淌,是黄河在济南境内最大的一道拐弯。
历史上,此地水患连连。如今的盖家沟险工,成为了携河发展的桥头堡,可品古论今,观河赏鹊华美景。
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全长1255.2米,共12孔,是当时在黄河济南范围内第一座铁路大桥,也曾是亚洲跨度最大的悬臂式结构桥,到今天,已经运行了110多年,2018年被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鹊华秋色:济南的山水画卷。黄河之经,济水之南,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许多传世作品。元好问曾写道:“羡煞济南山水好,几时真作卷中人?”赵孟頫曾作出传世名画《鹊华秋色图》,如今华山秀色依然得见。
华山,古称华不注山、谐音花骨朵,因形状像未开放的莲花而得名,被当地人称作“出水芙蓉”。面对这样别致的小山,李白感慨:“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今天依然可以打卡鹊华秋色图同款角度。
湛蓝深远的天空,搭配上绿波粼粼的华山湖,放眼一望,山水融合,仿佛在水墨画中,天然治愈的景色尽收眼底。登高远眺,依稀可见黄河,黄河穿华山和鹊山而过,下游再无高峰了。
济南,一座有泉的城市。城有了水便有了灵气,水若是清泉,便更让这座城充满了生机盎然的心跳与活力。济南便是这样一座有泉的城。走进老城区,满目的碧绿,空气中弥漫的水汽,耳畔潺潺的流水声,都令我们心旷神怡。
乘上小船,沿护城河饱览风光,体验绝妙。护城河全长6.9公里,由趵突泉泉群、黑虎泉泉群、珍珠泉泉群、五龙潭泉群汇集而成,泉水常年在16-18℃左右,每当冬季来临,寒冷的空气和温暖的泉水碰撞出缭绕的烟雾,构成了一幅清新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行船在护城河上,细碎的阳光洒在涌起的水花上,像从水底冒出来的碎金。
黑虎泉占据着护城河的绝佳C位,泉水从黑虎泉三个兽首口中喷涌而出,水花飞溅,直泻入池中,声如虎啸,动人心魄。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写道:“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黑虎泉边打水,是融进济南人骨子里的生活习惯。白天,泉边络绎不绝的打水人,五花八门的打水桶,湿漉漉的石板路,都是济南特有的城市风景。用泉水泡茶煮饭,已成为老济南人的日常。
来到济南,必得打卡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它昼夜不息,滚滚喷涌,把最纯净、最宝贵的泉水源源不断地赠与人们。趵突泉的喷涌量能达到一天七万立方米,位于济南诸泉之首,古人称它“泉源上奋 水涌若轮”。
百花洲畔,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泉水宴融泉韵、水韵、食韵于一体,通过创新传统鲁菜的方式,体现济南独特的泉水文化,更把美景、美味、美色相结合,制作出特色鲜明的地理文化美食品牌。
火车来 商埠开,泉水赋予了它灵气,铁路又改写了它的命运。1904年,济南成为国内第一批自开商埠的内陆城市。
大观园承载了很多济南市民的记忆与情怀,这里曾经是济南最繁华的地带,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层楼叠榭,灰瓦、白墙、红柱,飞檐斗拱,江南韵味十足,可以说是济南老建筑群里一个特殊的存在了。
在经三路的一个转角处,有一座独树一帜的老建筑,它就是小广寒电影博物馆,小广寒电影院就在那时由德国人创办,是济南最早的一家电影院。
拥有百年商埠文化底蕴的老商埠,如今,这里已成为济南浪漫的代名词,爱心红绿灯、粉色萌龙,玫瑰花瀑布、夹心胡同……各种时尚元素随处可见,人们在这里Citywalk,感受浪漫。
建成于1915年的胶济铁路济南站,如今已经成为胶济铁路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里,你可以遇见1973年的“上游0616”型蒸汽火车头,回溯百年找寻过去的记忆,也可以在复古的走廊通道,感受曾经的岁月留下的印记。
跟着央视镜头,走进拥有千年历史的济南,感受泉水的灵气,奔腾的黄河,浪漫的济南,古老的建筑,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