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回到古代,女性可以做什么职业?(五)——经商
假如回到古代,女性可以做什么职业?(五)——经商
在古代,女性能从事的职业屈指可数。如果穿越回古代,女性究竟可以从事哪些职业?本文将为您揭晓答案。
经商是穿越剧和古装大女主剧热衷表现的女性职业之一,毕竟契合当下女性要搞钱的热门话题,也符合先有经济基础,才能实现独立的现实情况。亦舒在《喜宝》中,就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件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女性经商,自古有之,但算不上很常见。比女商人多得多的,是男商人的妻子,她们与女商人一同被叫作商妇。这些女性的生活,恰恰是亦舒这句话的写照,只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足够幸运,能像影视剧中的女主角一样,既得到爱,又得到钱。甚至她们大部分人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连健康也在日日夜夜的家务中被消耗掉了。
小众且小规模的女商人
我国古代是重农抑商的。在秦汉时期,经商虽不是女性最常从事的职业,但也是常见的职业,因为那时候的人们认为,男性经商是不体面的,而女性则不受限制。
然而,能够在史书上留下记载的大富商中,还是男性占大多数,女性则屈指可数。这或许是因为,即使女性经商很常见,但她们的数量仍然比男性少,毕竟女性有要安于室内的限制。又或许是虽然女商人有很多,但史书并没有在意她们的存在。
《惜花芷》
女商人一般做些生活物品的贩卖生意,像是糖、席、鞋履,还有女性化妆用的脂粉、香膏。也有一些女性奔走于贵族之间,贩卖高档消费品,比如珠宝。《后汉书》中就记载了东汉大将朱俊的母亲,靠贩卖丝绸拥有了百万身家。除了商品贸易,秦汉的女商人中,也有很多开设饭店、旅店的。这些女性共同构成了秦汉商业的重要力量。
然而,与当时的男商人比起来,女商人还是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首先是女商人的经商范围小,大部分都局限于本地,很少有人会远赴他处贩卖物品。有学者推想,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女性长途跋涉买货、卖货并不安全。其次是能够成为大富商的女性,基本都是从父家或夫家继承了财产,属于守业而非创业。这是因为在女性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活动受到限制的时代,她们很难靠自己单打独斗地获得商业的成功。
后世的女商人,虽然在经商范围上比秦汉有了扩大,但是她们大部分并没能挣脱女主内的限制,无法成为有很大影响力的富商。三姑六婆中的卖婆就是女商人,也被叫作“女贾”,但她们大部分也只是出入附近的人家,与家中的女性做些小生意。明清时期,女子经商并不是普遍现象,但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风俗。可这种风俗被儒生称为“陋俗”,她们交易的物品也大多是女性会用到的织物、首饰、胭脂水粉。
商妇里面多寡妇
有很多留下记载的女商人都是寡妇,像是“丹砂女王”巴寡妇清、“矿业之王”高五娘。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前面提到的,女性想成为富商需要从家族中继承,而另外的原因则是,女性要受到“三从四德”等女性规范的限制,如果不是丈夫去世的寡妇,很少有机会跨过家庭的门槛,在社会中有一番建树。
然而,除了真寡妇,大部分的商妇都要守活寡。而且,她们守的并不是所谓“不回家却给钱”的霸总娇妻式活寡,而是操持家务、侍奉公婆、容忍外室、守身守节的牛马式活寡。
《走西口》
明清已经是礼教极为森严的时代。那时候的商妇,要能耐得住一人独守空房的寂寞,还要能把家中治理得井井有条。但在外经商的丈夫却不一样,他们因为常年在外,大多都另有外室,有的甚至因为宠爱外室小妾,而不回老家。即便他们回家了,也有可能是带着在外新娶的“小妇”一起,家中的妻子虽被称为“大妇”,但很多其实是“两头大”。
更有甚者,在晋商辉煌的山西,还存在“娶空房”的习俗。“娶空房”的男性少时就离家经商,多年不归,他们的父母便在家中替他们娶妻,来侍奉自己。就算丈夫久久不归,这些“娶空房”的妻子们也不能改嫁。
正因为有这种不对等的夫妻关系,商人娶妻总是特别强调贤惠。他们年轻时在外经商,赚了钱就可以嫖妓或者供养外室,但等到年老后,总要回到家乡养老。而把家产交给外人或者是不“守节”的女人,总是不放心的,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娶得贤妻。
有一位在苏州创业成功的徽州商人,在家书中教导子孙,哪怕在外生意成功,也必须回乡娶亲。因为本乡的女人知道创业艰辛,懂得与宗族亲戚之间相处的礼数,而苏州繁华,苏州的女人必然是穷奢极欲的,不能像本乡的女人一般节俭。他的一番话,将女性算计得明明白白。
《火舞黄沙》
有的学者认为,晋商、徽商集中的地方,守节、尽孝的女子数量也多,恰恰就是因为这些外出经商的人,在家乡修建祠堂、树立贞节牌坊,极力宣传倡导女性守节。
这种磋磨女性身心,迫使一个个少女虚度年华的不公平,也造就了很多流传下来的“商妇怨”诗歌。诗人汪洪度曾为商妇作诗,形容其“几度抛针背人哭,一岁眼泪成一珠”。歌唱商妇怨恨的民谣则唱到:“悔不该嫁给买卖郎,丢下俺夜夜守空房。要嫁还是庄稼汉,一年四季常作伴。”
谁说女商不如男
女性在古代经商所受的限制远超我们今日的想象。明代有一位叫黄善聪的女子,12岁便女扮男装跟随父亲经商。几年后,父亲去世,她便以张胜的名字,继续女扮男装经商。有一个叫李英的人与她同做一门生意,两人相处三年,李英却不知道她是女孩。可惜黄善聪回乡后,她的姐姐因为此事斥责她。黄善聪本想要以死明志,所幸经人验证她仍是处女,便没有白白丧命。
李英听说后便找人来求亲,黄善聪不愿答应,但最终还是在家人的劝说下,同意了这门婚事。这位黄善聪后来的命运不知如何,但如果她最终变成了留在家中等待丈夫的商妇,那不能说不可惜。
《那年花开月正圆》
尽管古代女性经商受到了种种限制,仍旧出现了著名的女商人,除了前面提到的,还有盐铁起家,最后组建义军、自封将军的吕母,以及船业大王俞大娘等。
即使是无法做到像上述这些女性那样出色,也有很多女性默默地展现了自己的经商才能、胆识和眼光。席右源的妻子吴氏,在丈夫打算经商却没有本钱时,毅然掏出自己的嫁妆帮助他起家,最后夫妻二人家产“巨万”。在广西、广东的一些地区,女性出入街市买卖已成惯例,官府出榜也难以禁止。还有的女性因为不方便外出经商,就投资族中人的生意,赚取利润。她们都是在那个受禁锢的时代,为自己淌出了一条商路的杰出女性。
包容有利于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