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老孙家:西安羊肉泡馍的传奇
探访老孙家:西安羊肉泡馍的传奇
一家百年老店的传奇
1898年,西安回民孙广贤、孙万年叔侄在北具县门开设了一爿“老孙家牛羊肉店”,这便是老孙家羊肉泡馍的发源地。最初,他们只出售生、熟牛羊肉,但由于生意兴隆,他们敏锐地察觉到羊肉泡馍的商机,于是将羊肉店改造为羊肉泡馍馆。1911年辛亥革命后,在陕西督军张凤翙的支持下,老孙家迁至东大街中段端履门街口的黄金地段,从此开启了百年传奇。
独步天下的制作工艺
老孙家羊肉泡馍的精髓在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选用大西北自然水草滋养的牛羊,肉质鲜嫩无比。煮肉时,使用洁净的地下深井水,这种水富含矿物质,使得肉香汤浓。最特别的是其“十六大调料”,这是早期从西域传入的秘方,包括“十大样”加“六小样”,既能定味又能放香。
制作一碗正宗的老孙家羊肉泡馍需要经过二十多个环节,上百道工序。首先是煮肉,将牛羊肉经砍剔分档,割肉砸骨,猛火熬制四小时,再加入精选调料慢火炖煮十小时。其次是烙馍,用小麦面粉精制而成的饦饦馍,讲究“三到”:死面和发面掺到、和面揉到、烤制火候到。然后是独特的“顾客掰馍,厨师烹煮”环节,食客需将馍掰至黄豆大小,再由厨师精心烹煮。最后,一碗香气四溢、肉烂汤浓的羊肉泡馍便呈现在眼前。
文化传承与历史见证
老孙家羊肉泡馍不仅是美食,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融合了汉、回等多民族的烹饪智慧,体现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汇。作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孙家羊肉泡馍已成为西安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历史上,老孙家羊肉泡馍见证了无数重要时刻。民国时期,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于右任等都是这里的常客。1936年西安事变期间,张、杨二位将军还曾用老孙家泡馍招待过蒋介石。解放后,老孙家羊肉泡馍更是多次登上国宴,成为国家领导人招待外宾的佳肴。
顾客口碑与国际声誉
老孙家羊肉泡馍以其“料重汤鲜,肉烂味醇,馍筋光滑,造型美观,香气四溢”的特点深受顾客喜爱。许多名人如张学良、杨虎城、于右任等都是其常客。2008年,老孙家羊肉泡馍被评为“中华老字号百年名店”,2009年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这道美食已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象征之一。
一碗羊肉泡馍,承载着百年老店的匠心精神,见证了西安的沧桑巨变,更成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在老孙家,品尝的不仅是一碗泡馍,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