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助力孩子在家高效学习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助力孩子在家高效学习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全国中小学被迫停课。为确保“停课不停学”,教育部紧急开发建设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这个在特殊时期诞生的平台,不仅有效解决了学生在家学习的问题,更为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开辟了新路径。
平台功能与资源:一站式学习的“宝藏库”
经过不断升级完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成为一个功能齐全、资源丰富的在线学习平台。平台目前设有专题教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和教改实践经验等6个版块,资源总量达到2.8万余条,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各个学科与学习阶段。
在课程教学资源方面,平台不仅提供了国家统编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的教学资源,还新增了北京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多个版本的教材资源。为了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平台还上线了众多出版单位的电子版教材,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平台的资源形式以微课视频为主,小学微课时长为15-20分钟,中学微课时长为20-25分钟,这种设计充分考虑了在线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视力保护需求。微课采用“教师讲解+多媒体大屏”的形式,最大限度还原课堂教学的真实场景,契合中小学生的认知习惯和需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除了课程教学资源,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课后服务资源,包括科普教育、体育锻炼、文化艺术、经典阅读、研学实践、影视教育等6类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后活动选择。教师研修资源则设有思政师德、通识研修、学科研修、作业命题、幼教研修、特教研修等6类资源,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用户体验:优势与不足并存
平台自上线以来,用户规模迅速增长。截至2023年底,注册用户已突破1亿,访客量超过25亿人次。平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仅覆盖了全国各省区市,还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使用平台资源。
用户普遍反映,平台资源质量高,免费使用,降低了教育成本。特别是对于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如青海、宁夏、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平台的使用频率和人均浏览量均位列全国前十,有效帮助这些地区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
然而,平台也存在一些不足。有用户反映,平台的知识点覆盖还不够全面,部分地区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存在差异,导致针对性不够强。此外,平台的系统优化空间较大,例如电子教材的打印功能不够完善,课程教学板块的标注不够清晰,用户体验有待提升。
未来展望:AI赋能智慧教育
面对平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教育部持续推动平台建设,开展全域应用试点,不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动教育变革创新,示范引领区域教育均衡与教育质量提升,以数字化助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AI技术正在为平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平台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进度,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规划。AI数字人可以实现24小时在线辅导,智能批改作业,减轻教师负担。虚拟实验和仿真教学也将为学生提供更直观、互动的学习体验。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体现了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决心和成效。它不仅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为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这个平台必将在未来的基础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