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舟医生教你预防主动脉夹层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舟医生教你预防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心血管疾病,被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赵舟介绍,这种疾病发病急骤,致死率极高,48小时内病死率可达50%以上。那么,如何才能预防这种致命疾病的发生呢?
从一个真实案例说起
2024年2月,42岁的蒋先生在辅导孩子作业时突然感到胸腹部剧烈疼痛,随后晕厥。经医院检查,他被诊断为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这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幸运的是,经过及时手术治疗,蒋先生脱离了生命危险。
这个案例揭示了主动脉夹层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发病往往与情绪激动、血压升高有关;二是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后果极其严重。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形成夹层血肿。这种疾病最典型的症状是突发的剧烈胸痛或腰背部疼痛,疼痛性质为撕裂样或刀割样。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高血压、心动过速、虚脱、昏迷等症状。
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多样,但最常见的是高血压。据统计,8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如马方综合征)、主动脉炎性疾病等。
如何预防主动脉夹层?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赵舟医生建议,高血压患者应坚持规律服药,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目标值为<130/80 mmHg)。同时,要避免血压波动过大,保持良好的睡眠和心情,避免情绪激动、熬夜、过度疲劳等。
健康生活方式:
- 合理饮食: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控制体重指数在18-24之间。
- 适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管理其他危险因素: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控制病情进展。
结语
主动脉夹层虽然凶险,但通过科学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赵舟医生提醒,预防的关键在于控制高血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一旦出现剧烈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