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佑医疗国际抗生素管理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妙佑医疗国际抗生素管理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抗生素耐药性是全球迫切需要解决的健康问题。美国每年都会发生超过280万例的抗生素耐药性感染,成千上万的感染者最终死亡。而在中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却不到二成。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作为全球领先的医疗机构,在抗生素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多学科协作模式和系统化管理策略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妙佑医疗国际的抗生素管理经验
妙佑医疗国际的抗菌药物管理团队由药剂师、医生、高级执业医务人员和护士组成,致力于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正确地使用抗感染药物。该团队制定了详细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教育患者了解过度使用或不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风险,并帮助医务人员选择最安全、时间最短的治疗方案。
该团队的目标是:
- 帮助医务人员做出最明智的决定,以便患者以正确的剂量和持续时间使用正确的抗生素。
- 帮助人们理解只有在需要和有效时才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 限制服用此类药物的意外后果,比如副作用或产生抗生素耐药细菌。
- 提高患者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
- 防止再次住院。
- 缩短住院时间。
- 减少感染引起的死亡。
妙佑医疗国际的抗菌药物管理项目由一个多学科团队组成,其中包含药剂师、医生、高级执业医务人员和护士。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妙佑医疗国际成为地区、全国和国际抗菌药物管理的领导者。
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抗菌药消费国之一,伴随纳入国家集采的抗菌药物不断增加,防止抗菌药滥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无疑成为当下医院感染管理的重中之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教授表示,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移植手术越来越成熟,很多患者在移植后能获得很好的器官功能恢复,然而术后免疫、感染等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术后耐药菌感染问题,成为了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国家从政策层面对抗菌药使用管理也在逐步趋严。《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聚焦微生物耐药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模式,并提出九大指标。对于耐药感染预防、诊断和治疗相关临床急需的新药、疫苗、创新医疗器械等,依程序优先审评审批。
上海市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践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期印发了《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24年版)》,该目录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三个级别,并对各级抗菌药物的主要适应证进行了明确规定。目录要求医疗机构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优先考虑优效、安全、经济、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和被各类权威指南推荐的品种,并建立定期评估和调整机制。
目录还强调,未纳入管理目录但符合国家和本市相关规定的抗菌药物,医疗机构也可采购使用,但其临床应用分级管理不得低于目录中同类药物。此外,目录还对各级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处方权限进行了规范,强调抗菌药物使用应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
借鉴与启示
妙佑医疗国际的抗生素管理经验为我国提供了重要参考。其多学科协作模式、系统化管理策略和患者教育体系,值得我国在推进抗生素管理时借鉴。具体建议包括:
加强多学科团队建设:建立由药剂师、医生、护士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的抗生素管理团队,共同制定和执行管理策略。
完善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抗生素分级管理目录,明确各级药物的适应证和使用权限,确保合理用药。
强化医务人员培训: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提高其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认识。
加大患者教育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向患者普及抗生素使用知识,消除滥用现象。
建立监测与反馈机制:完善抗生素使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用药行为。
通过借鉴妙佑医疗国际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抗生素管理策略,我们有望更好地应对抗生素耐药性挑战,保障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