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大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英雄
台儿庄大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英雄
1938年4月,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在山东南部的台儿庄,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役正在激烈进行。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冒着生命危险,用镜头记录下了这场战役最真实、最震撼的瞬间。他的100多幅照片,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更捕捉到了中国军人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从“烂牌”到“奇迹”
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3月,但这场战争的酝酿可以追溯到1937年10月12日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这一天。第五战区下辖山东省和江苏、安徽长江以北部分,范围囊括淮南、淮北和山东。李宗仁上任的时候八一三淞沪会战还没进入尾声,白崇禧把他的桂系精锐都带到了上海参战。以至于李宗仁上任的时候只有一个31军作为亲军随行,虽然这个军的骨干都是久经沙场的广西狼兵,但底层却是新招募的广西农民,战斗力存疑!
李宗仁
而老李赴任的第五战区更是个大杂烩。第五战区的势力如下:
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山东军阀韩复榘,当时华北已经沦陷,韩的部队下辖的两个军是抵挡日军南下最重要的屏障。但老韩这个人只顾家小,不顾国亡。李宗仁上任时他就已经开始悄咪咪地跟华北日军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暗中勾手指头了。
韩复榘
其次是以于学忠为首的东北军四个师,这些人是张学良的残部,在西安事变后惨遭老蒋拆分,属于爹不疼娘不爱的孤儿。
再次就是西北军庞炳勋统领的第三军团了,别看名头吓人,但实际上只有五个团而且还缺枪少弹。只不过老庞是中国军界老资历,国民政府这才给了个军团长的头衔而已!
此外,老庞还是民国吕布冯九姓的部下,深得老长官独门绝技倒戈大法的真传,据载:凡为庞氏的指挥官和并肩作战的友军,莫不对其存有戒心。
庞炳勋
老蒋把这些杂牌挡在日军南下第一线,用心可谓是昭然若揭了。当时国民政府已经确立了迁都重庆长久抗战的方针,第五战区这种地方是注定被放弃的。把杂牌顶在前面,让他们去跟日本人互耗岂不美哉?
要是老李也在前线光荣了,那简直是双喜临门啊,必须得开香槟庆祝那种!就算侥幸跑回来,一顶战败的帽子也能扣死他。
这就是当时李宗仁面对的局面。烂,无与伦比的烂!
换普通人拿到这么一手烂牌能全身而退就已经算人中龙凤了。更别说还要挫败日军。
二、天时与人和
但,淞沪会战的惨败阴差阳错地让第五战区这块鸡肋变成事关全局生死的转折点。时局最终逼迫着蒋介石不得不捏着鼻子支持李宗仁。
这是为什么呢?
要明白个中原因,我们要联系当时的局势来分析。
11月13日,也就是老李出任第五战区长官的一个月后,淞沪会战以我方惨败告终。12月17日,日本攻破南京。至此南方战场败局已定。而在更早的11月9日,北方战场的太原战役也以我军失败而告终,黄河以北大局已定。
而老李的第五战区北阻黄河,南依长江,这就是一个夹在日本南北两大兵团中间的夹心饼干呀!这在兵法上是必败之局。
但是当时中国只能指望这个夹心饼干来牵制日军了。
淞沪会战之前,蒋介石就做好了迁都的准备,很多工业设备已经转移到了武汉。然而谁也没想到日军推进地那么快,不到三个月首都就沦陷了,这就尴尬了,设备还没有转移完呢。时值秋冬季长江进入枯水期,原先准备搬到重庆的工业设备大多滞留在武汉。必须等到来年五月长江流域进入雨季才能搬运。这些可都是日后中国赖以长期抗战的工业火种,万万不能有失的。因此,如何保证这五个月时间里日军不会进攻武汉,就成为了全局的关键。
近代战争一般都是围绕着铁路进行,而当时中国有三条贯穿全国的交通动脉。分别是东西走向的陇海路,南北走向的津浦路和京汉铁路。
这三条铁路最终形成了两个交汇点,一个是京汉与陇海之交的郑州。另一个是津浦与陇海之交的徐州。控制这两个要点,就能捏住这三条铁路。
而第五战区的首府就是徐州,日军要从南京往西进攻武汉前,必须要拔掉北方的徐州,不然李宗仁顺着津浦路南下切断他的后路,那日军就麻烦了。
现在全局的关键就在于老李的徐州能不能拖到五月份。因为这次战争也关系到老蒋自己的生死存亡,所以这次校长非但罕见地没有在背后捅刀子,还破天荒地全力支援李宗仁作战。李宗仁得天时啊!这种“好机会”遍观整个民国也就这一次了。
接着我们再说说人和,笔者认为这才是整个台儿庄最重要的一环。第五战区的各路杂牌军互不统属各怀鬼胎,其中还有庞炳勋这种老牌戈手,简直让人防不胜防呀!
但好在李宗仁恰好是个民国版的刘备,此人虽然机遇和手腕较之校长这个曹操略逊,但笼络豪杰却是德公的看家本领
老李先是找到了韩复榘谈心,前面说过韩复榘在跟日本人眉来眼去,但双方一直没谈拢。双方的矛盾在于韩复榘的诉求是在中日大战中保持中立,但日本人却要他当皇协军。韩复榘下不了这个决心。
韩复榘一上来就直接问,抗战到底能不能赢。李的回答是能赢,但需要长期坚持。他给出的论点是欧战必将爆发,英法荷将无暇东顾。日本海陆军素来不合,现在日本陆军在中国大获成功,他的海军岂能按捺得住?所以南下北上之间日本一定会选择南下。一旦日本吞并了英法荷的殖民地,他就拥有了半个太平洋。而太平洋很小,装不下日美两国,一旦美国下场,中国就赢了。
李的这番回答把韩复榘说得心服口服,一度熄了跟日本谈判的心思。只不过后来校长隔空微操,强行拿掉了他的重炮旅,彻底激发了他的军阀思维,这才酿成后面的惨剧。
李宗仁
第二个被请来喝茶的是著名戈手庞炳勋。一见面老李就以兄礼相待,自称小弟,给足了老庞面子。然后又晓以大义,说咱们打了二十年内战,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好不
英雄的赞歌
在这场战役中,无数中国军人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滕县守卫战中,川军第20集团军在王铭章将军的率领下,坚守阵地10天,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张自忠将军率领的第59军在关键时刻发起反击,为最终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孙连仲将军指挥的第2集团军在台儿庄城内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誓死不退。
一场含金量极高的胜利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不仅在于歼灭了万余名日军,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这场胜利发生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对于提振中国人的信心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从战略战术的角度来看,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更是难能可贵。当时的中国军队面临着巨大的装备差距,士兵受教育程度低下,身体素质不高,武器装备落后,重型武器缺乏,火炮总量甚至不及日军两个师团的配备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击退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甲种师团,实属不易。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获得的第一场重大胜利,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军队有能力抵抗日军的侵略。这场胜利不仅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永远的纪念
70多年过去了,台儿庄战役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那些英雄的事迹却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罗伯特·卡帕的镜头,记录下了那些最真实的瞬间,让我们得以一窥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今天,当我们站在台儿庄古城的废墟上,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的炮火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魂,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勇士,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