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泉州红砖厝:闽南文化的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泉州红砖厝:闽南文化的瑰宝

引用
搜狐
7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71595856_121123725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6788284611923029
3.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8-09/doc-inchzawm7764597.shtml
4.
https://www.fujian.gov.cn/zwgk/ztzl/sxzygwzxsgzx/flsxkmh/202405/t20240509_6445715.htm
5.
http://www.fj.gov.cn/zwgk/ztzl/sxzygwzxsgzx/flsxkmh/202405/t20240509_6445715.htm
6.
http://qz.fjsen.com/2012-11/27/content_9939431_2.htm
7.
http://www.mnwhstq.com/bhjg/202408/t20240809_214200.htm

泉州,这座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城市,不仅见证了千年来的贸易往来,更孕育出独特的闽南建筑文化。其中,以红砖白石为特色的闽南红砖厝,以其精湛的建筑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泉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01

红砖厝:闽南建筑的瑰宝

红砖厝,作为闽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其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那高高翘起的燕尾脊。这种建筑形式不仅美观,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燕尾脊象征着家族的繁荣与延续,同时也寄托着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正如闽南童谣中所唱:“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这不仅是对红砖厝外观的描绘,更是对闽南人精神家园的深情诉说。

红砖厝的建筑工艺堪称一绝。其墙面采用“出砖入石”的砌法,即在红砖墙面中嵌入形状各异的石头,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这种工艺不仅美观,还能增强墙体的稳固性,体现了闽南匠人的智慧。此外,红砖厝的门窗、柱础等部位常饰以精美的石雕和木雕,题材多为吉祥图案或历史故事,展现了闽南文化的丰富内涵。

02

红砖厝:乡愁的记忆

红砖厝不仅是居住之所,更承载着闽南人的乡愁与记忆。许多红砖厝的主人都是早年下南洋经商的闽南人,他们将海外赚得的财富带回故乡,建造起一座座气派的红砖厝,以此彰显家族的荣耀。这些红砖厝往往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体现了闽南人对家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红砖厝的建筑布局也体现了闽南人的生活智慧。大多数红砖厝都设有宽敞的天井,既保证了采光和通风,又为家人提供了活动空间。天井四周的回廊则方便人们在雨天行走,体现了闽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03

红砖厝:文化的传承

红砖厝的建筑装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精美的砖雕艺术。闽南砖雕以其独特的“窑后雕”工艺闻名,即在红砖烧制完成后进行雕刻,这种工艺使砖雕作品更具金石味,质感更为古朴。砖雕题材丰富,既有吉祥图案如龙凤呈祥、麒麟送子,也有历史故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展现了闽南文化的深厚底蕴。

红砖厝的建筑布局也体现了闽南文化的包容性。许多红砖厝中都设有供奉祖先牌位的厅堂,体现了闽南人尊祖敬亲的孝道文化。同时,红砖厝的建筑风格也融合了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点,展现了闽南文化的多元性。

04

红砖厝:闽台文化的纽带

红砖厝不仅是闽南文化的瑰宝,更是连接闽台两地的重要文化纽带。历史上,大量闽南人迁徙至台湾,他们将红砖厝的建筑技艺带到了宝岛。据统计,台湾七成以上的传统建筑都采用了闽南红砖厝的风格。在台湾彰化鹿港的龙山寺,至今仍保存着全台年代最久的八卦藻井,这正是泉州匠派木雕的手笔。

近年来,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来到泉州,寻根问祖,探访红砖厝。红砖厝不仅是一座座建筑,更是一份份乡愁,连接着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记忆。

05

红砖厝:未来的传承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如何保护和传承红砖厝这一文化遗产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泉州各界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强对现存红砖厝的保护和修缮,另一方面也在探索红砖厝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创新应用。在泉州五店市文创中心,年轻的艺术家们正在尝试将红砖厝的元素融入现代设计,让这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红砖厝,这座承载着闽南人智慧与情感的建筑,不仅见证了泉州的千年沧桑,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它不仅是泉州的一张文化名片,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