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止痒药改善湿疹
中医食疗+止痒药改善湿疹
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病,以瘙痒、多形性皮损和易反复发作为其主要特点,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传统中医在治疗反复发作的湿疹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在治疗湿疹方面的方法和理论。
湿疹的中医辨证分型
湿疹属中医「湿疮」、「浸淫疮」、「血风疮」等范畴。发病成因:先天禀赋不足,风、湿、热阻于肌肤。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嗜酒,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生,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浸淫肌肤发为本病。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发为本病。湿疹的中医证型可分为湿热浸淫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等常见证型。
中医食疗方案
按中医饮食原则,食用可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苡仁、茯苓等。避免辛辣、海鲜等易致敏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四款止痒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1.防风通圣丸:防风通圣丸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等症状宜使用防风通圣丸进行治疗。孕妇及虚寒证者慎用。如果服药后症状未改善或皮疹面积扩大加重,应去医院就诊。同时服药期间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油腻鱼、虾、海鲜类的食物。
2.龙胆泻肝丸:龙胆泻肝丸专门针对湿热引发的皮肤病,其成分可有效清热解毒,适用于湿疹和股癣等皮肤问题,特别是其龙胆草成分,能显著减轻瘙痒感。
3.消风散:消风散具有疏风除湿、清热养血的功效。主治风疹、湿疹导致的皮肤瘙痒、湿疹、红疹。如果出现急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属于风热或风湿所致疾病,宜使用消风散进行治疗。若风疹属虚寒者,则不宜用。同时服药期间,应忌食辛辣、鱼腥、烟酒、浓茶等,以免影响药物疗效。
4.湿毒清胶囊:湿毒清胶囊对湿热引起的皮肤瘙痒有效,一般服用7天见效,需1-2个月才能彻底清除湿气。湿毒清胶囊属于中成药,方中含有地黄、当归、丹参、蝉蜕、苦参、白鲜皮、甘草、黄芩、土茯苓。其中地黄甘苦寒、泄热凉血、养阴润燥,当归补血祛风,共为君药。苦参、白鲜皮、土茯苓、黄芩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丹参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用以为臣药。蝉蜕祛风止痒,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养血润肤、祛风止痒之效。
日常调护要点
保湿:保持皮肤湿润 - 乳液、乳霜、油膏等。
日常生活:选择吸汗透气衣物,保持心情愉快,适量运动,及早治疗。
洗澡:注意水温(约37度),使用性
通过以上的中成药使用与调理措施,可以更有效地预防皮肤病的复发,帮助人们重拾健康的生活。中医的智慧希望能帮助更多人恢复到最佳的皮肤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