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物理所揭秘:手机电池为何越用越不耐用?
中科院物理所揭秘:手机电池为何越用越不耐用?
手机电池越来越不耐用,这几乎是每位手机用户都会遇到的困扰。新手机时,电量可以轻松支撑一整天,但使用一段时间后,续航能力却大不如前。这种现象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中科院物理所的最新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答案。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要理解电池为何会损耗,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锂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构成。正极材料通常使用锂钴氧化物或锂铁磷氧化物,负极则采用石墨或其他碳材料。电解液是一种含有锂盐的溶剂,能够传导锂离子。
在充电过程中,外部电源提供电能,锂离子从正极通过电解液向负极移动,同时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动。锂离子在负极上结合,形成锂原子。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重新释放出来,沿着电解液回到正极,电子通过外部电路继续流动,从而产生电流,为设备提供能量。
电池容量衰减的原因
中科院物理所的研究揭示了电池容量衰减的具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正极材料的结构变化:当锂离子从正极脱出时,为了维持电中性,金属元素会被氧化到高氧化态,这会导致材料结构发生变化,产生裂纹,进而影响电化学性能。
负极材料结构变化:在首次充电时,负极表面会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这个过程会消耗部分锂离子。随着使用时间增加,石墨结构的变化也会导致电池容量下降。
电解液的氧化分解:电解液的性质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溶剂和电解质的分解会导致电池容量损失。无论采用何种正负极材料,随着循环使用,电解液的分解和副反应都会造成容量衰减。
正极过充反应:当正极活性物质相对不足时,容易发生过充电,产生电化学惰性物质,破坏电极间的容量平衡,造成不可逆的容量损失。
如何延长电池寿命
了解了电池损耗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延长电池寿命:
避免过度充电:研究表明,将手机充至80%至90%更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年限,而把电池持续充至100%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池健康。电量低于30%时就应尽快充电,尽量保持电池电量在30%-80%之间。
不要边充边玩:在充电时使用手机,尤其是玩高负载游戏,会导致手机温度迅速上升,加速电池老化。建议在充电时尽量不要使用手机。
使用原装充电器:劣质充电器的电压和电流可能不匹配,导致手机充电速度慢、发热异常等问题。尽量使用手机厂商提供的原装充电器和数据线。
避免高温和潮湿环境:在高温或潮湿的环境下充电,不仅会影响电池充电效率,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理想的充电环境应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
正确插拔顺序:先插电源再插手机,充电完成后先拔掉充电器再拔掉插头,避免插头长时间接触插座造成老化。
未来电池技术展望
值得期待的是,中科院物理所在电池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团队研发的固态电池技术已经实现360Wh/kg的能量密度,可以让电动汽车一次充电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这种新型电池不仅能量密度更高,还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预计将在2027年左右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应用。
从1976年陈立泉院士带领团队开始电池研究,到如今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占据全球73.8%的市场份额,我国在电池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电池将更加高效、安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通过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损耗原因,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手中的设备,还能期待未来科技带来的革新。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你延长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享受更优质的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