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五院专家教你如何预防颈动脉斑块
复旦五院专家教你如何预防颈动脉斑块
什么是颈动脉斑块?为什么它如此危险?
颈动脉斑块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时可引发中风等危急情况。颈动脉斑块最易产生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是属于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可以想象,人的颈动脉就像家里的水管,长时间水流携带的矿物质在管道壁上沉积下来,形成了垢。血管的水垢是由脂肪、钙和一些炎症细胞组成的,时而久之,就可能形成斑块,让血管变窄,流动空间变小,影响血液流动。
哪些人更容易出现颈动脉斑块?
研究显示,有1/3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斑块。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40岁以后变得明显,到了60岁,几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斑块。颈动脉斑块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常见的有:
年龄: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斑块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颈动脉斑块的发病率和年龄的增长有明显关联。
“三高”人群:“三高”人群指的是高血脂、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患者。血脂升高,血管内的脂质物质会沉积,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干预,长时间下去会形成斑块并堵塞血管;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更易凝固,而且其体内的胰岛素异常与动脉硬化具有紧密的联系,会促进颈动脉硬化性狭窄;高血压患者的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血管壁损伤,致使狭窄形成。
吸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所以吸烟和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会大大增加卒中、心肌梗死的风险。
肥胖或饮食不节制者: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经常吃油腻、动物肝脏以及高糖食品,也会大大增加人体出现斑块的概率。
如何预防颈动脉斑块的形成?
预防颈动脉斑块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包括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饮酒,以及积极管理已有的慢性疾病。
健康饮食:建议选择低饱和脂肪和低胆固醇的饮食,如摄入更多的水果、蔬菜、全谷物和瘦肉。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推荐体重指数(BMI)维持在18.5至24.9之间。
戒烟: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风险因素,戒烟可明显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如何及早发现颈动脉斑块?
超声检查在颈动脉斑块诊断中的应用因其简单、经济、无创等优点,成为评估颈动脉斑块的首选方法。
颈动脉二维超声检查:通过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判断斑块的存在。超声检查还能评估斑块的形态学特征、内部回声及纤维帽是否完整,对斑块的稳定性进行初步判断。
多普勒超声:不仅可以显示斑块的部位和大小,还能进行血流动力学测定,评估管腔狭窄的严重程度。
对于颈动脉斑块,每年至少复查一次颈动脉斑块,监测其是否有增长,颈动脉中膜厚度,斑块的易损性变化。通常,颈动脉斑块每年的增长不会超过1毫米,所以不必过于频繁的检查,但定期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发现颈动脉斑块后怎么办?
生活习惯改变:戒烟、健康饮食(低盐低脂)、加强锻炼和控制体重等,有助于延缓斑块的发展。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降压药(如贝那普利)、降脂药(如他汀类药物)和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以控制血压、血脂和预防血栓形成。
手术治疗:对于斑块导致血管严重狭窄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或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以恢复血流供应。
颈动脉斑块虽然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有效延缓其发展,降低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