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流彩”活动助推丽水农遗产品出圈
“大地流彩”活动助推丽水农遗产品出圈
6月5日,“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丽水行”活动在浙江省丽水市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农遗出良品 文脉承古今”为主题,旨在宣传中国乡村文化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推介农业文化遗产地优质特色产品。
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联盟主席刘坚在活动中指出,农业文化遗产在淳化民风、凝聚民心、引领风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他强调,要积极推进遗产地文旅康养、农事体验、良品培育等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同时吸纳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新技术,在推进文化传承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上闯出新路。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强调,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深入发掘遗产的独特文化内涵,利用多样化的特色资源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在精神和物质层面双获益。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大海介绍,近年来,浙江省保护利用历史文化(传统)村落2920个,成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5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7项,总数均居全国第一,乡村历史文化根脉得到传承保护。
作为活动举办地,丽水市市长朱林森表示,丽水人民秉持“道法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创造了精湛独特的农耕文化。目前,丽水拥有青田稻鱼共生、庆元林菇共育两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及云和梯田系统、缙云茭鸭共生两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活动中,中国农村杂志社党委书记、总编辑李永生正式发布了“农遗良品”形象标识。该标识融合了“祥云”“中国结”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同时带有书法笔触,体现了农业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还发布了“乡约浙里”乡村文化系列活动,主要通过“6+1”工作载体推进:即组织各地开展寻乡愁、好创意、好声音、我代言、运动汇、大比武等六项乡村文化主题活动,并举办农民丰收节浙江主场活动暨“乡约浙里”文化展演,精选优秀作品和典型案例进行展示。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广西恭城月柿栽培系统、海南白沙黎族山兰稻作文化系统等遗产地代表也现场推介了当地特色产品。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农业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也为各地提供了交流互鉴的平台,将进一步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