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甲午海战120周年:北洋海军覆灭的多重原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甲午海战120周年:北洋海军覆灭的多重原因

引用
腾讯
7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8A04CIS00
2.
https://www.guancha.cn/zhangqin/2024_08_16_745036.shtml
3.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67c2ff7e4b06541a2decc81.html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B2%E5%8D%88%E6%88%98%E4%BA%89
5.
https://news.nankai.edu.cn/mtnk/system/2024/09/04/030063190.shtml
6.
http://www.jiawuzhanzheng.cn/paper/yingriduigaoshenghaoshijiandefanyingyujiaoshejinianjiawuzhanzheng130zhounian
7.
https://m.krzzjn.com/show-378-56318.html

今年是甲午海战爆发120周年。这场发生于1894年的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也揭示了北洋海军覆灭的深层次原因。甲午海战是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进程中的首次正面交锋,清政府的惨败暴露了其在情报工作、军备建设以及决策指挥等方面的严重问题。

01

情报工作的致命失误

甲午海战的首场战役——丰岛海战,就暴露了北洋海军在情报工作上的严重不足。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向北洋海军军舰打响了甲午海战第一炮,北洋海军“济远”“广乙”两舰被迫自卫还击。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济远”“广乙”将士临危不惧,拼死抵抗,给日舰以重大打击。但由于“济远”管带方伯谦贪生怕死,在“济远”上悬挂白旗和日本海军旗,加速逃离战场,以及“广乙”受重伤后也驶离战场,导致中国运兵船“高升”被击沉、运输舰“操江”被日军俘获,中国还损失两营精锐陆军。此后,日本海军掌握了朝鲜西海域的制海权,在朝鲜的清朝陆军陷入缺乏海上支援的孤立境地,直接影响了以后的战局。

丰岛海战中,敌主动,我被动,敌有预谋,我被迫自卫。日本早已决定发动战争,预先得知清朝运兵情报,并及时派出舰队搜索,以图予以全歼。北洋海军既无思想准备,也无作战准备,结果当发现日舰时,北洋海军军舰指挥人员惊慌失措,束手无策。李鸿章明知道敌强我弱,但仅令“济远”等3舰护航,对于丁汝昌提出派大舰队接应的建议予以拒绝。如此一厢情愿地避战求和,只能导致丧失战机,被动挨打。方伯谦的临阵脱逃,则直接造成了丰岛海战失败的结局。

这种情报工作的缺失在后续的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保卫战中再次显现。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前,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情报、侦察活动,导致对日本海军的活动情况一无所知。在威海卫保卫战中,日军通过精确的情报掌握了北洋海军的部署,采取了从后路登陆的策略,最终将北洋海军置于腹背受敌的绝境。

02

军备建设的全面落后

尽管北洋海军拥有“定远”“镇远”等铁甲舰,整体实力曾位居亚洲第一,但在军备建设的多个方面仍明显落后于日本。

首先,北洋海军的装备更新严重滞后。由于清政府财政紧张,军费被挪用(如用于修建颐和园),导致舰艇老化、锅炉性能差,缺乏优质燃煤,影响航行速度和战斗力。此外,天津机器局生产的劣质炮弹也降低了攻击效率。

更重要的是,北洋海军的军备建设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虽然拥有先进的舰船,但未能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正如南开大学专家所指出的,清政府将海军视为“皇家大陆军队中的海岸警备队”,这种观念严重限制了海军的发展。相比之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不仅建立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还形成了系统的军事训练和指挥体系。

03

清政府的腐败与决策失误

甲午海战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清政府的腐败和错误决策。战前,清政府对日本的野心疏于防备,甚至在1887年日本已经制定《征讨清国策》的情况下,清政府仍未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在战时指挥上,李鸿章采取的“保船避战”策略备受诟病。这种消极防御的方针,虽然也提出应在岸炮火力范围内配合作战,但一再强调的是不许“出洋浪战”,不许再有“损失”,这就必然导致畏缩的消极防御,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北洋海军的失败命运。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几次请调南洋海军军舰北上助战,皆被拒绝,以至于李鸿章发出“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的哀叹。

此外,清政府的腐败问题也严重削弱了北洋海军的战斗力。军费被挪用,贪腐现象普遍,导致官兵训练不足,军纪涣散。在威海卫保卫战中,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甚至煽动水兵围困丁汝昌,企图投降。

甲午海战的失败,不仅是北洋海军的覆灭,更是晚清政府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多重危机的集中体现。这场战争彻底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促使国人开始发愤图强,通过向西方学习的方式,逐渐实现民族自立和自强。甲午海战的历史教训,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