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武陵源秋色如画:生态保育的绿色奇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武陵源秋色如画:生态保育的绿色奇迹

引用
红网
11
来源
1.
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56/55/14532502.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5%8A%E5%AE%B6%E7%95%8C%E9%A2%A8%E6%99%AF%E5%8D%80/1374452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2A05JKI00
4.
https://www.eastchinatrip.com/zh-hant/zhangjiajie-park-taiwan-guide/
5.
https://www.hunan.gov.cn/hnszf/hnyw/szdt/202408/t20240821_33435559.html
6.
https://hunan.voc.com.cn/news/202408/22062187.html?mobile
7.
http://www.forestry.gov.cn/lyj/1/stzszl/20250110/604830.html
8.
https://www.jnr.ac.cn/CN/10.31497/zrzyxb.20240708
9.
https://www.zgstly.net/CN/10.12342/zgstly.20210040
10.
https://hk.trip.com/moments/theme-zhangjiajie-23-attractions-993137/
11.
https://www.zgstly.net/CN/10.12342/zgstly.20200003

武陵源的秋天,是一幅层林尽染的生态画卷。金黄、橙红、深绿交织在一起,将这片被誉为“天然氧吧”的土地装点得如诗如画。然而,这幅美景的背后,凝聚着数十年如一日的生态保护智慧与努力。

01

从“世界自然遗产”到“生态样本”

1992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片拥有3000多座石英砂岩峰林的神奇土地,开始向世界展示其独特魅力。30多年来,武陵源不仅保持着高达98%的森林覆盖率,更成为了2266种珍稀动植物的安居之所。

02

生态保护的“武陵源模式”

武陵源的生态保护,是一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黄龙洞溶洞的生态保护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面对游客增多带来的环境压力,景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黄龙洞所在区域调整为一级保护区,实施封山保护,给予当地居民退耕还林补偿。这些努力让洞顶植被得以恢复,石笋滴水情况大为改善。

更值得一提的是,武陵源核心景区的居民搬迁工作。为了保护这片“自然迷宫”,2018年启动了新一轮搬迁,317户共1186人陆续搬出。搬迁并非简单的一搬了之,而是通过建设安置区、特色商业街区,让居民既能安居,又能乐业。这种“搬”有所“安”的模式,为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找到了平衡点。

03

“生态+”模式的创新实践

武陵源的生态保护,不仅体现在被动的保护上,更体现在主动的利用上。景区创新性地发展“生态+体育”模式,通过举办马拉松、自行车挑战赛等赛事,既吸引了游客,又传播了环保理念。

据统计,仅2024年,武陵源就举办了多场大型赛事,带动旅游人数达744.01万人次,同比增长9.71%。这种模式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让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让更多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04

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

武陵源的生态保护,最终转化为旅游发展的新动能。目前,景区年均接待游客超过1590万人次。游客们在欣赏奇峰异石的同时,也在感受着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武陵源的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并非零和游戏,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通过科学的保护措施和创新的发展模式,我们完全可以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自然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这,或许就是武陵源留给世界的最大启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