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李子柒学做潮州地道美食:从粿条到牛肉火锅
跟着李子柒学做潮州地道美食:从粿条到牛肉火锅
最近,美食博主李子柒又火了!她不仅展示了田园生活的美好,还分享了许多传统美食的做法。这次,我们跟随她的脚步,一起探索潮州的地道美食。从清晨的粿条到夜晚的牛肉火锅,每一道菜都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香甜软嫩的粿条,还是鲜美可口的牛肉火锅,都能让你大饱口福。快来跟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制作这些美味佳肴吧!
粿条:春日里的野草清香
在潮州,逢节必有粿。每逢时年八节,家家户户都会张罗着做粿,祭祀供奉祖先神灵。粿不仅是精致小吃,更是人神共飨的美味,它承载着潮州人的精神寄托。
和粿皮
制作鼠曲粿的粿皮有挺多的讲究。
摘鼠曲草。首先,鼠曲草有两种,一种叶大,称“大米鼠曲”,一种叶小,称“小米鼠曲”,做鼠曲粿要选用小米鼠曲,并且要摘取其草芯部分,如果有带花蕾的更佳。
剁鼠曲草泥。从田野里采摘回来的鼠曲草,经洗净,用沸水烫熟,除去涩味,沥干后,等待的是“千锤百炼”的考验:用刀在刀垫上反复跺,直至成为细腻的草泥,热油熬煮至烂熟。随着油锅温度的升高,鼠曲草独有的香草味扑鼻而来,这正是春天的气息。
其次,要得到Q弹香软的粿皮,还得添加番薯(红薯)用作粿皮的原料。番薯淀粉含量比较高,能使粿皮更有韧劲。将番薯剥皮煮熟,压碎成泥,与鼠曲草泥和匀,充分混合后按比例加入糯米粉匀火蒸一小会,再加糖,揉搓均匀,出锅挪到大盆中搓揉至粿皮不粘手、可塑性强、光滑为止。整个和皮过程需使用开水,适量加水以保持粿皮的湿度。
揉搓粿皮。这个时候很考验人的,要趁热不停地揉搓着,同时也是考验臂力跟耐力。
准备馅料
鼠曲粿的馅料主要有芋泥和绿豆沙两种。
芋头直接去皮切块煮熟后,趁热加入白糖按压成泥;绿豆则要先浸泡一夜,蒸熟后加糖捣成绿豆沙。甜度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做好的芋泥和绿豆泥。芋泥和绿豆沙要放置一天让水分蒸发和糖份吸收后再下锅翻炒,翻炒时一定要用猪油,这样做出来的芋泥和绿豆沙才会更香。在搅拌和泥的过程中,需注意火候,防止糊底。绿豆沙可加入晒干的橙子皮,起到提味去腻作用。潮州音“橙”与“情”同音,因此加入橙皮也有注入亲情的意义。
做粿
接下来是做鼠曲粿的关键步骤。把粿皮捏一小块,揉成团,沾点粉,中间搓个小孔,不戳破,顺着那个小孔顺时针捏,用大拇指和食指捏,左右手靠一起转动,皮不捏太薄,以免破裂。捏成大肚小口碗瓶形状粿皮。
加馅料。像包饺子一样,往捏好的粿皮加入馅料。包进去的不仅仅是馅料,还有浓浓的亲情!
入模。出模。将它包裹成粿印大小的形状,放入粿印按平,再倒扣取出鼠曲粿。做粿时,粿印要先洒点粉或者在粿皮外面裹粉,防止粿皮粘粿印。
炊粿
鼠曲粿上锅蒸之前,还要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工具——香蕉叶。
垫芭蕉叶。将割来的香蕉叶洗干净,再用开水烫,晾干,剪成比粿略大的形状。煮芭蕉叶的时候可以加点油,可使叶子保鲜,防止其氧化变黑。这些芭蕉叶为鼠曲粿增添绿油质朴的色彩。
鼠曲粿垫上香蕉叶后上锅蒸,既不会黏锅,在吃鼠曲粿的时候拿着香蕉叶的边缘还可以防止烫手,而且还带着香蕉叶的清香。蒸煮时注意保持粿与粿之间的空隙,避免粘连,同时需控制好火候,一般采用匀火六、七分钟,避免火候不足导致不熟,或火候过大导致粿塌陷不成型。
热腾腾的鼠曲粿出锅了,晶莹剔透的表面看着就有食欲。馅料丝丝的甜和粿皮淡淡的野草清香的结合,使得入口软糯香粘,欲罢不能。轻轻细嚼,任由大自然的春意在舌尖上尽情舒展和张扬。
潮州年粿,一年又一年,它是家族团聚的纽带,也是情感的寄托。它不仅是一种美食,一个粿品,是很多潮州人心中不可代替的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承载着这座古城的历史和记忆。
牛肉火锅:鲜美多汁的潮州风味
潮州牛肉火锅以其鲜嫩多汁而闻名。从雪花到吊龙,从五花趾到手打牛肉丸,每一种食材都凝聚着潮州人对美食的追求。
准备食材
- 牛骨 1磅
- 水 12杯
- 南薑 1小塊
- 蔥 (切成段) 2條
- 紅棗 4-6粒
- 玉米 1條
- 白蘿蔔 1條
- 牛肉片 1磅
- 牛筋丸 1包
- 炸腐皮 適量
調味料
- 李錦記鮮味雞粉 2湯匙
蘸料酱
- 李錦記沙茶醬 1/4杯
- 李錦記蒸魚豉油 1/8杯
- 李錦記蒜蓉 2湯匙
- 蔥花 少許
烹調步驟
- 牛骨先汆沸水洗淨備用。
- 熱鍋加入清水、南薑、蔥、牛骨、紅棗、玉米、白蘿蔔及李錦記鮮味雞粉,大火煮沸後關小火煮至剩下約4-5杯牛骨湯。
- 取去牛骨,加入其餘材料煮熟即可。
- 李錦記沙茶醬、李錦記蒸魚豉油、李錦記蒜蓉及蔥花蘸味伴食。
潮州牛肉火锅的精髓在于食材的新鲜和火候的掌控。每一片牛肉都要在锅中涮上几秒,蘸上特制的沙茶酱,才能品尝到最地道的潮州风味。
结语:美食与文化的传承
潮州美食,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从粿条到牛肉火锅,每一道美食都凝聚着潮州人的智慧和匠心。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放慢脚步,跟着李子柒一起,用心去感受这些传统美食的魅力,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