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去世后,房产和存款该如何继承?
亲人去世后,房产和存款该如何继承?
亲人去世后,处理其遗留的房产和存款等遗产,是家属面临的重要事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遗产继承的基本法律框架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如果被继承人生前留有遗嘱,应当按照遗嘱内容进行继承。如果没有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
房产继承的具体流程
房产继承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身份证件:继承人的身份证件
- 不动产权属证书:房屋所有权证(含共有权证)
- 土地使用证:已办理土地使用证的需要提供
- 法院生效文书或继承公证书:证明继承权的法律文件
具体步骤如下:
- 确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或法定继承顺序确定继承人
- 办理继承权公证:到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
- 申请不动产登记:携带上述材料到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登记
- 缴纳税费:按照规定缴纳相关税费
- 领取不动产权证书:完成登记后领取新的不动产权证书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资源部等四部门近期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促进营商环境优化的通知》,优化了继承登记办理流程。例如,对法定继承的,由全部法定继承人共同查验继承材料;对遗嘱继承的,由全部法定继承人共同查验遗嘱的有效性及是否为最后一份遗嘱。同时,引入遗产管理人制度,使不动产继承登记更加高效便捷。
存款继承的新规变化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优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有关要求的通知》,对存款继承政策进行了重要调整。
简化提取限额提高: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简化提取的账户限额由最低1万元统一提高至5万元。这意味着,如果已故存款人在同一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账户余额合计不超过5万元人民币,继承人无需提交公证书就可一次性提取已故存款人存款及利息。
简化提取范围扩大:将黄金积存产品以及国债、代销理财产品纳入简化提取范围,与银行存款合并计入5万元的提取限额内。
查询交易账户明细:银行可以应第一顺序继承人要求,提供已故存款人死亡后以及死亡前6个月内的账户交易明细。
丧葬费、抚恤金:丧葬费、抚恤金不计入5万元账户限额,可以全额简化提取。
继承人提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 能够证明已故存款人死亡事实的材料
- 提取申请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 提取申请人亲笔签名的承诺书
- 居民户口簿、结婚证、出生证明等能够证明亲属关系的材料,或指定提取申请人为已故存款人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的公证遗嘱。
实际案例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继承纠纷典型案例中,有一起涉及遗产管理人制度的案件。王某诉赵某等法定继承纠纷案中,人民法院主动向当事人告知关于遗产管理人的规定,指导分居国内外的当事人共同选定遗产管理人,完成清理遗产、制作遗产清单、报告遗产等事宜,最终引导各方当事人就遗产分割达成和解协议,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另一案例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农某一、凌某、农某二、农某三、农某四诉农某五法定继承纠纷案中,人民法院通过案件裁判,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户为单位取得,农户内家庭成员依法平等享有承包土地的各项权益。户主死亡后,该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属于其遗产,不发生继承问题,户内其他家庭成员在承包期内可以继续享有承包权益。
这些案例表明,在处理遗产继承时,既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也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通过调解等方式化解纠纷,实现家庭和谐。
实用建议
及早规划:建议老年人提前做好遗产规划,明确遗嘱内容,可以减少日后继承时的纠纷。
保留证据:在处理遗产继承时,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遗嘱等。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遇到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部门,以确保合法合规处理。
注重调解:在继承纠纷中,尽量通过调解方式解决,避免对簿公堂,影响家庭和睦。
亲人离世后的遗产继承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需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兼顾情感和理性,妥善处理好各项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