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鸡架:从街头小吃到百亿产业
沈阳鸡架:从街头小吃到百亿产业
“老板,来一份熏拌鸡架!”在南京玄武区的一家小吃店里,排队的食客们纷纷点着同样的菜品。这家来自沈阳的熏拌鸡架小店,以其地道的口味吸引着众多消费者。从东北到华东,沈阳鸡架正以其独特的风味征服着更多食客的味蕾。
产业基础:从养殖到加工的完整链条
沈阳鸡架的走红并非偶然,背后是整个白羽肉鸡产业链的支撑。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的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养殖场内,21万只白羽肉鸡享受着智能化的养殖环境。这里不仅供应本地市场,更有约50%的产品远销外地,甚至出口到日本、韩国。
作为白羽肉鸡养殖大省的辽宁,沈阳已成为重要的养殖基地。据统计,沈阳白羽肉鸡的存栏量、出栏量、屠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预计全年全产业链产值可达百亿元。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从种蛋孵化到饲料生产,从养殖到屠宰加工,沈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
品牌化发展:从街头小吃到全国连锁
沈阳鸡架的品牌化之路,始于对品质的严格把控。在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加工车间,一只只新鲜的整鸡经过分割、切块、装袋等工序,最终成为鸡腿、鸡架等产品。自动化设备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在品牌建设方面,沈阳鸡架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以“路记”为代表的沈阳鸡架品牌,已经在多个城市开设连锁店。在重庆、南京等地,都能看到沈阳鸡架的身影。这些品牌不仅保留了传统风味,还根据当地消费者的口味进行了适当调整,赢得了广泛好评。
市场拓展:从东北走向全国
目前,沈阳产出的白羽肉鸡产品已经销往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江西一家食品加工企业负责人看来,沈阳白羽肉鸡之所以受欢迎,关键在于“肉质好、口感佳”。
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沈阳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推动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一方面,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确保源头品质;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同时,推进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未来展望: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随着品牌化战略的深入实施,沈阳鸡架的市场前景一片光明。预计到2025年,沈阳白羽肉鸡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百亿元大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沈阳市将继续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
从街头小吃到全国连锁,从地方特色到百亿产业,沈阳鸡架的品牌化之路越走越宽。未来,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沈阳鸡架有望成为继老边饺子之后,又一张代表沈阳的美食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