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淄博人大代表殷书建: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推动陶琉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淄博人大代表殷书建: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推动陶琉产业高质量发展

引用
1
来源
1.
http://m.qlwb.com.cn/detail/25466677.html

淄博陶瓷琉璃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更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这一产业也面临着规模小、创新传承不足、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淄博市人大代表、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殷书建提出了《关于推进〈淄博市陶瓷琉璃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立法》的联名议案,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淄博陶琉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已成为淄博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片。其中,琉璃最早起源地——博山更是“中国琉璃之乡”,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同样,淄博陶瓷文化源远流长,作为驰名中外的中国五大瓷都之一,淄博陶瓷产业规模宏大、门类齐全、工艺先进、产品精细,有“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美誉。

如今,淄博陶瓷与琉璃更是和蚕丝织锦一起,并称为淄博“文化三件套”,展现了淄博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对此,作为淄博陶瓷领域的从业者,淄博市人大代表、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殷书建感触颇深。

他说,特别是淄博“出圈”后,陶琉产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不过,硬币的另一面是,相对于其他产业,这一产业还存在规模小、创新传承不够、竞争力不强、人才断档、品牌影响较弱等问题。

“淄博是全国仅有的、既有陶瓷又有琉璃的城市,加快陶琉产业发展恰逢其时,势在必行。”殷书建表示。

为了促进淄博陶瓷琉璃文化保护传承、产业创新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与新质生产力加速融合,提升产区综合竞争优势和国内外影响力,打响“齐国故都·陶琉名城”地域品牌,殷书建与一众关心、关注淄博陶琉产业的人士一起,在多方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名为《关于推进〈淄博市陶瓷琉璃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立法》的联名议案。

对此,殷书建表示,这一议案也道出了他的心声。

作为从业数十年的淄博陶瓷人,殷书建说,以他所处的硅元为例,已经走过60多年的风雨。在这60多年中,他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持续创新突破,其中,在上一世纪70年代,先后研制出了享誉全国的高石英瓷、滑石瓷、高长石瓷、鲁光瓷、骨质瓷,打破了“自古北方无好土,名瓷名窑出江南”的行业魔咒。

科技打底。以硅元等为代表的一众淄博陶企更是不断开拓创新。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硅元“中华龙”系列国宴用瓷等为代表着淄博陶瓷见证着大国崛起的恢宏历程,几乎参与了中国每次重大国事活动。

荣登庙堂,亦惠适大众。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淄博陶瓷肩负文化“两创”新使命,深耕人文沃土,以创新为突破口,持续攀登陶瓷科技之巅、艺术之峰,研发并推出了硅元“泱泱齐风”等“双创”系列新品,让“淄博博陶瓷·当代国窑”的美誉更入人心。

对此,殷书建说,淄博陶瓷一切成绩的取得是无数淄博陶瓷人守正创新、接续奋斗的结果,“这期间,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缺一不可。”

他认为,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根基,也没有产品的谱系和行业的灵魂;没有科技创新,就不能产品与时俱进,也没有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国风硅元‘中华龙’到硅元‘儒风’,再到如今的硅元‘泱泱齐风’……证明文化传承重要性,科技创新的关键性。”他说。

“一方面,产业自身在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前行;另一方面,我们淄博也要为此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与环境。”殷书建表示。

在此背景下,前述的《淄博市陶瓷琉璃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自然备受关注。

“从条例到联名议案,我们希望,政府能尽快研究制定配套制度,尽快形成完备的促进陶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殷书建如是说。

本文原文来自齐鲁晚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