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桂林山水甲天下”:王正功的千古绝唱
揭秘“桂林山水甲天下”:王正功的千古绝唱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流传千古的诗句,最早并非出自文人墨客之手,而是由南宋官员王正功题写。1983年,在桂林独秀峰下的石刻中,考古学家意外发现了这句诗的真迹,才揭开了它尘封已久的历史渊源。
王正功(1133-1203),字承甫,南宋时期著名的官员和诗人。他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以父亲的功绩补任将仕郎,后累官至通判潮州,最终官至广西提刑。王正功不仅在政绩上颇有建树,更以其廉洁奉公、善治狱事而闻名。他一生嗜学不倦,喜为诗文,著有《荆澧集》。
这句诗出自王正功的《嘉泰改元桂林大比与计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全诗如下: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
九关虎豹看劲敌,万里鹍鹏竚剧谈。
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是斗之南。
诗中,“桂林山水甲天下”开篇点题,直抒胸臆地赞美了桂林山水的绝美风光。而“玉碧罗青意可参”则进一步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特色:山峰如碧玉之簪,江水似青罗之带,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后几句则将笔触转向士人科举,以军旅气势比喻文场竞争,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这句诗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桂林丰富的石刻文化。桂林石刻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现存约2062件,其中宋代石刻数量居中国之冠。这些石刻不仅记录了历代文人墨客对桂林山水的赞美,更成为了研究中国山水文化的重要资料。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诗,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赞美,更成为了桂林旅游的金名片。它让世人认识到了桂林山水的独特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纷至沓来。同时,这句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从南宋到今天,近八百年的时光流转,“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诗依然熠熠生辉。它不仅是对桂林自然美景的赞美,更凝结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这句诗的发现,让我们得以一窥南宋时期桂林的繁华景象,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这片如诗如画的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