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阳江猪肠碌:从街头小吃到非遗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阳江猪肠碌:从街头小吃到非遗瑰宝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14014453_121106875
2.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935017
3.
https://www.sohu.com/a/774670882_121815539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U78SIPE0522KVMT.html
5.
https://m.douguo.com/recipe/imgs/3279858?isapp=-1.html.html.html&step=3
6.
https://m.douguo.com/recipe/imgs/3274400?isapp=0&ref=migs.html&step=16
7.
https://tw.trip.com/travel-guide/destination/yangjiang-363/
8.
https://hk.trip.com/moments/yangjiang-363/

阳江猪肠碌,这道看似简单的传统小吃,却承载着阳江人对美食的执着追求和对家乡的深情厚谊。2022年,猪肠碌制作技艺入选阳江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份荣誉不仅肯定了猪肠碌在阳江美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更让它成为了阳江的一张独特名片。

01

历史渊源:从街头小吃到非遗瑰宝

猪肠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物质匮乏的年代。在那个年代,人们用米浆和豆芽等简单食材,模仿猪肠的形状制作出这道美食。这种以素食模仿肉食的做法,既体现了阳江人的智慧,也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猪肠碌的名字也颇具趣味。在粤语中,“碌”字有滚动的意思,形象地描绘了这道小吃的制作过程。同时,“碌”与“六”谐音,寓意着六六大顺,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02

制作工艺: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猪肠碌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从磨米浆到炒馅料,再到最后的卷制,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传统的猪肠碌,首先需要用石磨将浸泡好的米磨成米浆。这种传统的石磨工艺,能够保留米浆的细腻口感和浓郁米香。接下来,将米浆蒸制成薄薄的粉皮,这一步骤需要掌握好火候,才能保证粉皮的韧性和透明度。

馅料的制作同样关键。将五香粉、粉条和豆芽用生铁锅爆炒,炒出锅气,这是猪肠碌香气四溢的关键。最后,将炒好的馅料均匀地铺在粉皮上,卷制时要保证紧实而不松散,这样才能保持口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猪肠碌也在不断创新。非遗传承人黄永湾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出了腊肠、黑椒等多种口味,满足了现代人的口味需求。同时,他还把猪肠碌的形象卡通化,让这道传统小吃焕发出新的活力。

03

特色餐馆:秋姐美食店的传承与创新

在阳江,提到猪肠碌,就不得不提秋姐美食店。这家经营多年的老店,以其地道的猪肠碌赢得了众多食客的青睐。

秋姐美食店的猪肠碌,严格遵循传统工艺,从磨米浆到炒馅料,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店里的师傅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他们对火候的掌控和对味道的把握,让每一根猪肠碌都达到了最佳状态。

除了传统的五香口味,秋姐美食店还推出了创新口味,如腊肠和黑椒,满足了不同食客的需求。店内环境干净整洁,服务热情周到,是品尝阳江特色美食的绝佳去处。

04

文化传承:阳江人的乡愁记忆

对于阳江人来说,猪肠碌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阳江人的乡愁记忆,寄托着他们对家乡的思念。无论是在外打拼的游子,还是远道而来的游客,只要品尝一口猪肠碌,就能感受到阳江独特的魅力。

如今,猪肠碌已经走出了阳江,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但它始终保持着那份独特的阳江味道,那份阳江人对美食的执着追求。这道小小的猪肠碌,见证了阳江的变迁,承载了阳江人的记忆,也必将伴随着阳江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