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万绿湖:生态治理的绿色奇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万绿湖:生态治理的绿色奇迹

引用
南方网
6
来源
1.
https://xapp.southcn.com/node_27c664f088/2413f054dd.shtml
2.
http://www.xshjdx.com/nd.jsp?id=41&groupId=7
3.
https://www.cenews.com.cn/media-article.html?aid=21427&mediaID=1561
4.
https://www.scies.org/gzdt/bszhxw/202501/t20250121_1101078.shtml
5.
https://cenews.com.cn/special.html?cid=7984
6.
https://puning.guangdongwater.com/mtinformation/info.aspx?itemid=5798

万绿湖,又名新丰江水库,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境内,距离河源市区仅8公里,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它以四季常绿、处处皆绿而得名,总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达370平方公里,蓄水量139亿立方米,被誉为“地球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和“珠三角的后花园”。万绿湖不仅是中国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之一,还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并于2025年成功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万绿湖的水质安全关系到近5000万居民的饮水安全。近年来,河源市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深度合作,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生态治理措施,成功将万绿湖打造成为生态治理的绿色奇迹。

01

创新治理模式:从“治病”到“健体”

万绿湖的生态治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从“治病”到“健体”的系统工程。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技术团队,通过1000多个日夜的驻点奋战,记录了万余个水文水质水生态数据,为万绿湖量身定制了“体检报告”。

在精准识别问题症结后,万绿湖的治理工作从污染源控制、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等多个维度同步推进。河源市累计关停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3500余个,清理湖区非法网箱养殖近500个,建成配套管网459公里,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36座。同时,广东省还划定了1730平方公里的畜禽、水产养殖禁养区,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02

“三水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

万绿湖的治理模式体现了“三水统筹”的理念,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协同治理。河源市通过实施新丰江水库水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不仅改善了水质,还提升了水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

据统计,2011年至2024年,万绿湖水质连续14年保持Ⅰ类,土著鱼类从2009年的56种增加到58种,湖内还频现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桃花水母。这些指标的改善,充分说明了万绿湖生态系统正在向好发展。

03

“人放天养”: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在万绿湖的生态治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人放天养”的治水模式。这种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河源市坚持“湖内游览、湖外吃住”的生态旅游方式,以3%的湖泊旅游开发面积,累计接待游客20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71亿元。同时,当地还积极引进饮用水行业龙头企业,培育“水经济”,并通过“腾桉换茶”等措施,成功实现亩产经济效益翻倍增长。

04

全民参与:共绘河湖美丽画卷

万绿湖的生态治理还注重全民参与,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河源市不仅打造亲水悦水步道平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还聘请科研机构对水生态系统进行监测与评估,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同时,广泛发动公众参与,组织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护河行动”,清理河湖垃圾,营造全民爱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万绿湖的生态治理实践,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优质的饮用水源,成为生态治理的绿色奇迹。其创新治理模式和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