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朱元璋与凤凰山的神秘传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朱元璋与凤凰山的神秘传说

引用
携程旅行网
9
来源
1.
https://gs.ctrip.com/html5/you/travels/2031617/4133397.html
2.
https://www.jntimes.cn/jnwm/202405/t20240509_8264460.shtml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B%A1%E6%97%8F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1/14/39305010_1136286586.shtml
5.
https://k.sina.cn/article_7040425891_p1a3a45fa300100je9t.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B1%E5%85%83%E7%92%8B
7.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BB%A1%E6%97%8F
8.
https://www.maguang.net/archives/7047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87%E5%8C%96%E5%A4%A7%E9%9D%A9%E5%91%BD%E6%97%B6%E6%9C%9F%E6%96%87%E7%89%A9%E5%8F%A4%E8%BF%B9%E6%8D%9F%E6%AF%81%E5%88%97%E8%A1%A8

凤阳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这里不仅是八仙之一蓝采和的成仙之地,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凤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末年,当时这里被称为“濠州”。朱元璋就出生在这里,他的传奇人生也从这里开始。

01

朱元璋的早年经历

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濠州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时的名字叫朱重八。1343年,濠州遭遇大灾大疫,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相继去世。15岁的朱重八和二哥朱重六安葬了父母,为了活命,不得不分头离家逃难。走投无路的朱重八,到附近的皇觉寺出家做了和尚。这是间破得连门都没有的小庙,没过多久庙里的粮食就吃完了,住持只得打发大家外出化缘。若非皇寺的收容,也许朱重八早已饿死。中国和尚历来讲究自力更生,极少化缘,所谓的“化缘”其实就是变相乞讨。朱重八随着逃荒的队伍,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直到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年)才又回到皇觉寺。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皇觉寺最终毁于兵火。朱重八弃僧从戎以后,“继为王,终为帝”,摇身一变,成为了“朱元璋”——诛(朱)灭元朝之璋。

02

龙兴寺的传说

朱元璋称帝后,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下令重建皇觉寺并赐名“大龙兴寺”,以纪念他出家的那段日子。这间昔日残破不堪的小庙刹那间身价倍增,一跃成为皇家寺院,共有殿堂僧舍380多间,占地面积上千亩。经历600年风雨的龙兴寺,现有面积只有明初时的二十分之一,如今,龙兴寺已成为安徽乃至江淮一带重要的佛教寺庙。

龙兴寺里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朱元璋入皇觉寺当了和尚,他从最低等的勤杂工做起,每天挑水、打柴、扫佛堂,在扫天王殿时,由于四大天王顶天立地站着,腿像柱子,扫地不方便,他就一边扫一边喊,脚抬起来,由于是金口玉言,四大天王居然把脚跷了起来,说着坐下,便又坐了下来。而后,天下建寺院便纷纷效仿,天王殿里的四大天王也由站而坐了。

03

明中都皇城的建设

朱元璋称帝后,决定在家乡凤阳建立都城。洪武二年八月,天下初定,朱元璋召集诸老臣,议论建都之地,备选地有长安、洛阳、汴梁、北平等显赫名城。最终他一言拍板:“临濠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朕欲以为中都,何如?”朝臣多是淮西人,都愿衣锦还乡,“皆称善。”洪武二年九月,朱元璋诏以临濠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又因中都宫阙建在凤凰山之阳,故改作“凤阳”。朱元璋帝业已成后,决定在故乡建立都城,这宏伟之城应该说是平地而起,是听信了风水大师的建议还是究竟草根出身,没有从骨子里摆脱“农民意识”?这是个永远值得研究的历史课题吧。

明中都城遗址,是我们此行采风的第二站。次日上午大巴停于明中都城遗址停车场,走进明中都城遗址展示大厅,墙上四周图文形式陈列着明中都以及明朝历史等内容,厅内一个大玻璃柜子中陈列着明中都的复原模型展示图,让游客熟悉了解明中都,讲解员一一讲解这段明朝历史:明中都始建于洪武二年,由明朝开国第一文臣李善长主持全部工程的营建工作,当时为营建中都,调动了全国物资,所用木材不仅向全国征调,还大量从附属国进口。建筑墙体先用汉白玉须弥座或条石作基础,上面再垒砌大城砖。而砌筑时则以石灰、桐油加糯米汁作浆,关键部位甚至用生铁熔灌。建设期间,曾征调工匠、民夫、罪囚、移民、军队共150余万人,凤阳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然而如此兴师动众的工程竟然在洪武八年(1375年)中都城快要完工,朱元璋却在第二次亲临中都返回南京的当天,突然下诏停止役作。官方理由是“至是以劳费罢之”,通俗地说,就是花费太大不造了。这显然是一件挺打脸的事,史家自不便秉笔直书,于是就留下了一段千古之谜,如今无论怎么分析,说得再有理有据,终也只能流于推测,无法得到朱元璋本人的肯定。不过朱元璋虽最终没能实现定都家乡的宏愿,但由于中都留守司与凤阳府的存在,这里仍成此后数百年的区域政治中心,亦可以说是历史中最高光的时刻。至明末,农民起义军攻陷中都凤阳,中都城内外大量建筑被焚毁,还有清前期的缩建、“破四旧”的洗礼,明中都如今仅剩下了残垣断壁。

04

凤阳的文化遗产和旅游价值

凤阳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小岗村的“大包干”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此外,凤阳还拥有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狼巷迷谷、韭山洞景区等自然景观,以及明中都鼓楼、龙兴寺等人文古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凤阳的历史和文化不仅体现在其丰富的文物古迹上,更体现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中。朱元璋从一个贫苦农民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人生,以及凤阳人民在改革开放中的创新精神,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