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六种特色汤品:从牛肉汤到丸子汤,每一种都藏着古城的温暖
洛阳六种特色汤品:从牛肉汤到丸子汤,每一种都藏着古城的温暖
洛阳,这座千年古都,不仅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闻名于世,更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吸引着八方来客。在洛阳的众多美食中,汤品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类。从牛肉汤到羊肉汤,从驴肉汤到杂肝汤,每一种汤都凝聚着洛阳人的智慧和匠心,承载着这座城市独特的味道记忆。
3月,冷空气还在刷“存在感”。好消息是,晴好天气就要来啦!
初春早晚温差大,清早得整一口热汤暖暖胃。洛阳汤样式繁多、品种颇丰,据研究有二、三十种。呐,小编把「洛阳喝汤功课」给你们提前做好了~
乍暖还寒,赶紧用这6碗热汤,温暖一整个初春!
01
牛肉汤
量大肉足,鲜香可口
在洛阳的味觉多样性中,牛肉汤贯穿始终。
清晨,排队从小小的窗口端走一碗刚刚出锅的牛肉汤,朴素的碗乘上滚烫的汤,以白为主调,或带点灰色的冷意,混淆高温的炽烈。加上葱白切成的葱花,碧绿的香菜和切片的牛肉,光是想想都会满口生津的好吃程度。
牛肉汤最出彩的是其搭配的周边——油旋、饼丝,提问,你是“油旋党”还是“饼丝党”呢?
将油旋掰碎投入汤里,瞬间,饼在蒸制时留出的空间被浓郁的汤汁侵占,汤底的鲜与麦香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最妙的还是饼丝,貌似面条的外观,入口伴着葱白的脆响,香菜的暖香,以及初识的软糯,后续的筋道,在汤汁的包裹中成就一首美食“混响”。
低头喝一口汤,再抄起筷子夹块肉片送入口中,然后下饼,此刻,暖意从身到心,肆意流窜。
02
羊肉汤
香气四溢,鲜而不膻
与寒冷的天气最配的,莫过于一锅热气腾腾的羊汤。
山珍海味皆过客,一碗羊汤慰平生。窗外寒风四起,屋内咕嘟咕嘟,沸腾的高汤中羊肉翻滚落下,舀一碗汤落上几块肉,轻配葱花,汤由温热香回归到甜味,又从甜中晕出香醇。
一碗热汤下肚再搭配几块羊肉,汤的鲜味发端于唇齿,在口舌处搅得风生水起,却在心头落得百转千回,谁能抗拒得了早晨这碗暖呼呼的羊汤呢?
03
驴肉汤
滋补养颜,香醇浓郁
洛阳汤馆中最画龙点睛的一味,就是驴肉汤。
驴肉性平,不属热性也不属凉性,跟牛羊肉汤的清香不同,自有一种浓厚的香味,尽管在早餐已经接近尾端的驴汤馆里,汤馆老饕依然络绎不绝。
浓浓的香料裹挟着炖煮驴肉的原汤,在云雾升腾的汤锅中,仿佛一切烦恼都飘散如风。现场烙制的饼丝,带着金黄的色泽跳进汤中,吸满了驴肉和调料的香气后,久而不烂,软糯汁满,配着这碗汤,一起送入肚里。
饼丝和驴肉汤这对“cp”真的是横扫一切,无人能及,以至于一碗汤从沸腾开始,到见底结束,依旧觉得意犹未尽。驴肉汤的口感,必须要亲自品尝,才能体会其中的美妙~
04
杂肝汤
别具一格,厚重无比
吃内脏这个事儿向来是两极分化,爱恨分明。
杂肝汤在清代就已经出现,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因为有着一股特殊、诱人的“臭味”,所以也被叫做“臭杂肝汤”。杂肝汤可分牛杂与羊杂,内容包括肝、心、肠、筋、肚、碎肉等,经过10个小时以上的火候,加上葱、蒜、姜等作料调制而成。
当碗底变得烫手,浇上一大勺热气腾腾的汤挂香出锅,撒上一把葱花香菜,一碗味道不膻不腥、鲜美咸香的杂肝汤就成了。一碗杂肝汤,再搭配一个烧饼,就着汤或泡在汤里吃,口感各有不同,吃时佐着春意葱茏的香菜末儿,还有洁白晶莹的食盐。
嗜辣的人不妨再加些油炸的辣椒油,色香味俱全,真是又香又辣,入口即化,既营养又便宜。
05
豆腐汤
白嫩香滑,清爽养胃
喜欢清淡口味的朋友,一定要试试豆腐汤。
汤中既有白净的鲜豆腐,也有色泽金黄的油炸豆腐,汤底则是十几种大料的巧妙配比,油酥和葱油碰撞得尽显张狂。
汤底浓郁,豆腐爽滑,大火烹煮,也让这次相拥,余味悠长。
豆腐入口嫩滑,用舌头轻轻一抿就化,搭配外酥里嫩、油香四溢的葱油饼,简直不要太爱了。
06
丸子汤
焦脆飘香,口感重叠
有焦有软、有脆有绵,丸子汤的口感应该是洛阳众多汤中最丰富的了。
洛阳丸子汤是荤素搭配,丸子有牛羊肉丸、猪肉丸、豆腐丸、焦炸丸等等。丸子的做法更是分油炸和水煮的,吃起来有荤有素,别有一番风味。
丸子经过时间的酝酿和灶火的淬炼,不仅香酥焦脆,而且透着一丝的甜。将丸子泡在汤中,任由自己的喜好决定浸泡时间,吃起来,层次丰富,汤汁鲜美,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惊喜感。
大快朵颐一番后,再喝一瓶洛阳饮料“海碧”,不仅驱走了清晨的寒冷,也让整个人都变得精神起来。
一年四季,街头巷尾的汤馆都在那静静伫立着,坚守着那份最原始的香醇,让四海宾客,知味停车,闻香下马。
一碗汤里,不仅是洛阳的热情与烟火气,更有这座城最温暖的样子。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