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乡村靠“黄金虫”和“小草莓”火了!
菏泽乡村靠“黄金虫”和“小草莓”火了!
在菏泽市的沃野乡村,一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从黄粉虫养殖到草莓种植,从生态农业到乡村旅游,菏泽市正以特色产业为引领,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黄金虫”铺就致富路
在菏泽市鄄城县引马镇申河口村,黄粉虫养殖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走进文喜黄粉虫养殖基地,一排排标准统一的盒子里爬满了密密麻麻的黄粉虫,它们通体晶莹透亮,在麸皮里上下翻爬,沙沙作响。
“黄粉虫投资小、收益快、回收期短,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养殖户徐爱雪介绍道。目前,基地有8个温室大棚,每个棚内可养殖1万盒黄粉虫,干品月产量能达到40吨左右,年产值可达800万元。
黄粉虫不仅成虫可带来经济效益,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蜕皮、虫沙、死虫均可以用来加工成喂养家禽、牲畜的饲料。黄粉虫的粪便市场价格大约是2000元/吨,光是粪便收入,就抵销了人工和水电成本。
“现在有10多户村民在养殖基地养黄粉虫,我们都是无偿传授技术、帮忙找销路。我们两口子吃过的苦、走过的弯路,不能再让乡亲们走一遍了。” 徐爱雪朴实地说。文喜黄粉虫养殖场建成后,充分发挥其技术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帮助村里40余名困难群众解决就业难题,每人每年可增收3万余元,带动黄粉虫养殖专业户50户,户均年收入达15万元。
“小草莓”变身“大产业”
在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镇的成阳生态园,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正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生态园占地2000余亩,其中樱桃园约800亩,每天前来采摘、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我们的樱桃共2万多棵,涉及十五六个品种,今年采摘期可以持续到5月底6月初。”成阳生态园总经理赵建国介绍道。“我们的樱桃都使用有机肥,不打农药,确保每一棵樱桃都色艳味美、健康无害。”赵建国说,“为提高产品质量,我们建立了一支专业的团队,通过技术研发、定期为果蔬体检,保证水果健康生长和发育。”
在胡集镇尚尧农业生态园甜瓜种植基地,大棚内郁郁葱葱的瓜藤长势茂盛,沁人的果香扑鼻而来,一颗颗甜瓜掩映在藤叶之中,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生机,游客们穿梭在瓜地里选果、采摘,一派喜庆忙碌景象。
“听说这里的甜瓜上市了,趁周末带着孩子过来看一下,刚才选摘了七八个,这个瓜吃起来口感特别好,特别酥脆、香甜。”游客张曼说。尚尧农业生态园占地1000余亩,主要包括油菜花观光基地、水果蔬菜采摘大棚、苗木专业种植基地等,其中水果蔬菜采摘大棚占地面积300余亩。周边5个村与尚尧农业签订了高效农业种植项目合同,发展高效现代农业项目。
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菏泽市,农文旅融合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以草莓种植为例,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在采摘旺季,草莓园里游人如织,游客们提着篮子,穿梭在草莓垄间,享受亲手采摘的乐趣。
“我带孩子来摘草莓,不仅让孩子体验了采摘的乐趣,还让他了解了草莓的生长过程,很有意义。”一位游客说道。在采摘过程中,游客们不仅可以品尝到新鲜的草莓,还能欣赏到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小草莓”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在采摘旺季,草莓园里游人如织,游客们提着篮子,穿梭在草莓垄间,享受亲手采摘的乐趣。据统计,仅2024年,菏泽市的草莓种植面积就达到了1400亩,年产值达1.5亿元,片区内村均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
菏泽市的乡村振兴之路,正是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农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如今的菏泽乡村,不仅有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更有乡村旅游的欣欣向荣,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