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色牡丹出海,菏泽牡丹再创辉煌
橙色牡丹出海,菏泽牡丹再创辉煌
2024年,菏泽牡丹再次以创新姿态惊艳世界。在4月7日开幕的“花开盛世”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全国牡丹赛花会上,一种罕见的橙色系牡丹首次亮相,引发广泛关注。
这种前所未见的橙色牡丹,是由甘肃省林业科技推广站高级工程师何丽霞选育的新品种,通过野生黄牡丹与中原牡丹杂交而成。据菏泽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继国介绍,此次展出的橙色牡丹有三个代表品种:彩练、丹心、余霞散绮。这些品种不仅色彩独特,还带有茉莉或玫瑰的香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应用潜力。
橙色牡丹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菏泽牡丹的色系,也标志着菏泽牡丹在品种创新上再次取得突破。菏泽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继国表示,这将为菏泽牡丹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创新品种的推动下,菏泽牡丹正在加速走向世界。4月12日,以“黄河润国色 美美共天香”为主题的2024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在菏泽举办。论坛由菏泽市委宣传部、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主办,吸引了多国驻华使节、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各界代表300余人参加。
论坛期间,一系列重要合作项目相继启动。中国外文局文化中心、菏泽市委宣传部、菏泽学院联合成立“文化传播创新合作基地·牡丹文化国际传播中心”。同时,保加利亚海外牡丹园建设项目正式启动,牡丹文化海外传播站(马六甲站)正式揭牌,标志着菏泽牡丹的国际传播进入新阶段。
山东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袭艳春在论坛上表示,牡丹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和平、幸福、友谊的美好寓意。她提出,要通过分享牡丹故事,传递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愿景,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在视频致辞中指出,牡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生动注脚。他建议通过打造知名IP、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等方式,创新牡丹国际传播方式,拓展文化传播载体。
菏泽市委书记张伦强调,近年来“牡丹外交”已多次亮相上合青岛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外交场合,成为增进中外友谊、促进文化交流的“特使”。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推动更多菏泽牡丹走向世界,开创国际传播新篇章。
事实上,菏泽牡丹的国际化之路早已开启。自1992年首届国际牡丹花会举办以来,菏泽已成功举办26届花会,累计接待中外游客3000多万人次,经济贸易成交额达890亿元。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菏泽牡丹一举夺得79个金银铜奖,确立了其在世界牡丹领域的霸主地位。
如今,菏泽牡丹的国际影响力仍在持续提升。2024年推出的“牡丹出海”项目,旨在通过海外牡丹园建设、文化展览、产品贸易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推动菏泽牡丹走向世界。菏泽市委副书记聂元科表示,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让世界领略国色天香的牡丹之美,感受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
从地方特产到国际品牌,菏泽牡丹的华丽转身,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力。随着橙色牡丹等新品种的培育成功,以及一系列国际传播项目的推进,菏泽牡丹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世界讲述中国花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