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大连:古龙山与小珠山遗址之旅
探秘大连:古龙山与小珠山遗址之旅
大连,这座被誉为“浪漫之都”的海滨城市,不仅拥有迷人的海岸线和现代化的都市景观,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大连的地下,埋藏着许多珍贵的考古发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古龙山遗址和小珠山遗址。这两个遗址分别代表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发展,为我们揭示了大连地区早期人类的生活面貌。
古龙山遗址:旧石器时代的文明印记
古龙山遗址位于辽宁省海城市,是一座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洞穴遗址。该遗址最早于1981年被发现,随后在1981年至2007年间进行了五次试掘和正式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包括石制品、动物化石、骨制品和装饰品等。
通过对遗址地层的分析,考古学家发现古龙山遗址的地层从下至上可分为五层,其中第一至第四层为旧石器时代堆积地层,距今约8000年至17000年。这一发现表明,古龙山遗址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
在古龙山遗址出土的石制品中,脉石英是最主要的原料,占比高达93.5%。考古学家通过对遗址周边地质调查和岩层鉴定,发现古人类主要在遗址为中心5公里范围内的海城河河漫滩和基岩露头处采集脉石英原料。其中,距离遗址东南方向3公里处的石英脉露头是主要的原料来源地。
古龙山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活的重要信息。通过对石制品的分析,考古学家发现古人类更倾向于选择质量较好、尺寸为大型和中型的石英砾石和岩块进行工具制作。这种选择倾向反映了古人类对工具制作的精心规划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小珠山遗址:新石器时代的贝丘文化
小珠山遗址位于大连市长海县广鹿岛,是一座典型的贝丘遗址。贝丘遗址是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以包含大量古代人类食剩的贝壳为特征。小珠山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重要线索。
考古发现表明,小珠山遗址距今约7000年,是辽南地区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之一。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鹿骨堆积,这一发现印证了岛上居民们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并与唐朝时岛上饲养贡鹿的记载相呼应。此外,遗址中还发现了丰富的贝壳堆积,反映了当时人类以渔猎和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
小珠山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揭示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环境。遗址中出土的大量贝壳和动物骨骼表明,当时的人类主要依靠海洋和陆地资源为生。同时,遗址中还发现了石器工具和骨制品,这些工具的制作和使用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产技术水平。
古龙山遗址和小珠山遗址作为大连地区重要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重要信息。这些遗址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大连历史文化的认识,更为研究东北亚地区史前人类的迁徙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线索。
通过探访这两个遗址,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大连地区从史前到新石器时代的演变过程,感受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游客还是考古爱好者,这都是一次不可错过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