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信号灯优化让西安交通更顺畅
智能信号灯优化让西安交通更顺畅
2023年,西安在智能交通管理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通勤高峰交通拥堵指数环比下降1.89%,通勤时间缩短1.93%,交通健康指数提升5.76%,拥堵排名更是从全国第8位降至第15位。这些显著成效的背后,离不开智能信号灯优化技术的有力支撑。
E-IoT数电同传技术:破解城市交通管理难题
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西安面临着巨大的交通管理压力。截至2024年,西安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570万辆,日均在途量达350万辆。为应对这一挑战,西安交警创新性地采用了E-IoT数电同传技术,为城市交通管理插上了科技翅膀。
E-IoT数电同传技术通过宽带电力载波(HPLC)技术及IoT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交通设施设备的控制信号传输和运行监测。该技术的最大亮点在于能够利旧原有信号灯控制线,通过在信号机中增加E-IoT数电同传主机,实现对每个信号灯的单独控制。
相比传统方案需要重新铺设电缆、开挖路面,E-IoT数电同传技术的施工周期大幅缩短至1-2小时,同时避免了破路施工带来的交通影响,大幅降低了施工成本。更重要的是,该技术提高了信控系统的后续拓展性,为未来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升级预留了空间。
实战应用:从试点到推广的显著成效
秦汉大道与明光路路口是西安应用E-IoT数电同传技术的典型案例。该路口东侧临近西安北站,西北侧为农副产品采购中心,周边交通吸引点众多,全天流量不均衡。通过应用E-IoT数电同传技术,西安交警仅用两个多小时就实现了左转与直行信号灯的单独控制和链路打通。
优化后的数据显示,该路口通行速度提升了5.17%,通行能力提升了4.32%,拥堵指数下降了4.45%。在降低路口安全风险的同时,通行效率得到了显著改善。
全面推进:智能信号灯优化助力交通治理
智能信号灯优化技术的应用,是西安交警推进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的重要一环。2023年,西安交警围绕出行更安全、道路更畅通、管理更智能的目标,深入开展城市交通“数字精细化”治堵治乱提升行动。
在西二环城市快速路,通过阶梯式变道交通组织模式,主线南向北拥堵指数下降16.6%,平均速度提升16.1%;在大雁塔景区周边,通过路网交通组织优化改造,双休日、节假日期间片区路网拥堵指数下降26.9%,平均车速提升31.4%;在明德门畸形交叉口,通过时空一体化交通改造,整体排队长度缩短14.28%,平均延误指数下降8.73%。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智能信号灯优化技术正在为西安的城市交通管理插上科技翅膀,让城市交通更加安全、有序、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