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警惕新型电信诈骗:守护你的钱袋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警惕新型电信诈骗:守护你的钱袋子!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10963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45629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06A09XUO00
4.
https://china.bnpparibas.com/zh/anti-tele-fraud/
5.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2242
6.
http://lawdb.cncourt.org/show.php?fid=158006
7.
https://www.spp.gov.cn/xwfbh/wsfbh/202407/t20240726_661524.shtml
8.
https://news.fznews.com.cn/fzxw/20241021/B78I11Dlj7.shtml
9.
http://gxt.fujian.gov.cn/zwgk/ztjj/wxdgl/djzldxwlxxwffzzxxd/202410/t20241021_6551195.htm
10.
https://www.gov.cn/govweb/lianbo/bumen/202407/content_6964352.htm
11.
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zhengcefagui/202411/t20241118_3942830.html
12.
https://sthjt.fujian.gov.cn/ztzl/gjaqjbmxcjy/zcfg/202411/t20241106_6562921.htm

电信诈骗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据统计,2023年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的平均年龄为37岁,18岁至40岁的占比62.1%,41岁至65岁的占比33.1%。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等10种常见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8.4%,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量最大,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个案损失金额最大。

01

AI技术让诈骗手段更隐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诈骗分子开始利用AI技术实施诈骗,使得诈骗手段更加隐蔽和难以识别。常见的AI诈骗手法包括:

  1. 声音合成:诈骗分子通过收集目标人物的语音样本,使用AI技术合成其声音,从而冒充亲友或熟人进行诈骗。

  2. AI换脸:通过AI技术替换视频中的人脸,制造虚假视频,如假冒名人或熟人进行诈骗。2023年10月,就有诈骗团伙通过AI换脸技术假冒演员“靳东”,获取受害人信任后进行诈骗,涉案金额达30余万元。

  3. 微信语音转发:盗取微信号后,通过技术手段转发微信语音,向好友“借钱”实施诈骗。

  4. 精准诈骗:AI程序可以筛选受害人,分析其公开信息,制定个性化诈骗脚本,提高诈骗成功率。

AI诈骗具有以下特点:

  • 迷惑性更大:利用“以假乱真”的视频或声音,降低受害者防范意识。
  • 门槛更低:AI技术使得诈骗工具更容易获取,如Deepfakes等换脸技术已趋于平民化。
  • 效率更高:AI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针对不同人群定制诈骗方案。
02

电信诈骗为何屡禁不止?

电信诈骗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个人信息泄露: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和非法买卖,为诈骗分子提供了精准的“素材”。

  2. 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从传统的电话诈骗到网络诈骗,形式多样且日益复杂,如虚假投资平台、假冒客服、钓鱼网站等。

  3. 社会信任体系缺失:人们对公共机构或企业的信任被诈骗分子利用。

  4. 法律监管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新型诈骗行为的界定和处罚存在困难。

  5. 公众防范意识不足:部分人缺乏必要的防范知识和意识,容易上当受骗。

03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面对电信诈骗的威胁,我们需要提高警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

  1.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不在不可信的网站或平台填写个人信息。

  2. 不出租出售“两卡”:不参与买卖电话卡、银行卡等行为,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3. 加强账户安全:设置复杂密码,定期更换,不使用相同密码,开启双重认证。

  4. 提高金融安全意识:关注媒体报道的诈骗案例,了解最新诈骗手法,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5. 培养良好支付习惯:谨慎处理转账请求,尤其是来自陌生人的要求,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支付产品。

  6. 使用反诈软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等安全软件,及时接收预警信息。

  7.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报警并冻结相关账户,减少损失。

04

国外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各国都在积极应对电信诈骗的挑战,采取了多种措施:

  1. 美国:依靠《电话消费者保护法》和《控制非自愿色情和推销侵扰法》打击电话犯罪,规定当事人转账后可提出异议并要求冻结对方账户。

  2. 日本:严格保护个人信息,对信息泄露进行刑事追责,并通过《假冒账户存入受害者救济法》授权银行冻结可疑账户。

  3. 澳大利亚:提供免费的“电话号码保护”服务,民众可申请拒绝营销电话。

  4. 德国:严格的数据保护法规,任何服务单位不得泄露客户信息,违反者将面临高额罚款或刑事责任。

  5. 墨西哥:通过《联邦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客户信息,用户有权要求永久删除个人信息。

电信诈骗是全球性难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跨境警务合作,共享情报信息,才能更有效地打击这一犯罪行为。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时刻保持警惕,共同守护我们的“钱袋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
警惕新型电信诈骗:守护你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