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珠帘玉幕》,探秘北海南珠文化
跟着《珠帘玉幕》,探秘北海南珠文化
随着《珠帘玉幕》的热播,剧中展现的北海合浦采珠场景引发了观众对南珠文化的浓厚兴趣。这部以初唐合浦采珠为背景的传奇剧,不仅让观众领略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底蕴,还带火了北海的旅游景点。从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到海丝首港,再到涠洲岛上的断望池,每一处都承载着丰富的南珠历史故事。快来跟随《珠帘玉幕》的脚步,一起探索北海的南珠文化吧!
《珠帘玉幕》:一部以南珠为引的传奇
《珠帘玉幕》改编自谈天音的小说《昆山玉之前传》,由赵露思、刘宇宁、唐晓天等人主演,讲述了女主角端午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从合浦采珠女成长为一代成功女商人的传奇故事。该剧的开端设定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北海合浦,从合浦采珠的故事切入。剧中,端午为了争取做压轴珠姬时说:“这颗巨型砗磲珠是我采的,我不愿意让它明珠蒙尘。”这一段台词画面成功激起各地文旅的二次创作,纷纷抓住这个“最火转场”下场接招。#采珠的风吹到了全国文旅#话题登上了热搜,网友们也展开了关于合浦采珠女故事的热烈讨论,并到相关遗址打卡。据了解,该剧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跟着影视去旅游”项目的重点推荐剧目,也是打造影视文旅融合的一个新样本。随着剧集的播出,将有更多的观众通过荧屏,感受到北海文化的独特魅力。
两千年珠光璀璨:北海南珠文化溯源
北海合浦,位于中国南海之滨、广西北部湾畔,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这里自古便以盛产南珠闻名于世,有着“南珠之乡”的美誉。合浦采珠历史久远,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合浦珍珠就被人们开采利用。据《合浦县志》记载,合浦自东向西沿海共有乌坭、平江、青婴、断望、杨梅、白沙、海猪沙等七大古珠池。
“珠还合浦”的典故更是彰显了合浦珍珠的重要地位。东汉时期,合浦太守孟尝革除前弊,禁止滥捕乱采,让珠蚌有休养生息的时间。不到一年,合浦的珍珠产量恢复,“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更展现了古代官员的廉洁精神。
探秘南珠文化:从博物馆到海岛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海上丝路的见证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以收藏、研究、陈列合浦汉墓出土文物为主,馆藏5000余件出土文物,以羽纹铜凤灯、波斯陶壶、玻璃杯、金花球串饰、水晶、玛瑙、琥珀串饰等著称,反映了汉代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海丝首港:重现汉代港口繁华
海丝首港景区以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合浦始发港为建设核心,集海丝文化体验、全景交互式生活演艺、休闲旅游度假、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多元化旅游目的地。景区以“陆、海、岛”为依托,通过对海丝、南珠、渔俗等文化的充分挖掘,融合海丝历史、滨海风情、千年汉韵,打造白天与夜间多线路、多元化、多特色的陆海游玩体验。
涠洲岛断望池:千年的采珠记忆
涠洲岛是北部湾海域的一颗明珠,从空中俯瞰,涠洲岛宛如一只“绿色巨鳄”潜伏于海上。断望池因处在风高浪急的深海之中,珠民采珠多历惊险,往往有去无回,故以“断望”称之。登上南湾鳄鱼山景区的观景平台,可以眺望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断望古珠池,如今仍在孕育着南珠。
《珠帘玉幕》的热播不仅让观众领略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底蕴,更激发了人们对北海南珠文化的探秘热情。这部剧不仅是一个关于采珠女成长的传奇故事,更是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通过这部剧,我们得以一窥北海这座千年古城的璀璨历史,感受南珠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