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旅游必备健康小贴士:轻松应对高反
拉萨旅游必备健康小贴士:轻松应对高反
从苏州到拉萨,海拔从几米陡升至3650米,高原反应成为每位游客必须面对的挑战。据统计,约75%的游客在初抵高原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轻则影响游玩体验,重则危及生命安全。因此,掌握科学的预防和应对方法至关重要。
高原反应:认识误区与科学解读
高原反应,也称高原病,是人体在海拔超过2500米的高原地区,由于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导致身体各系统出现的一系列适应性反应。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失眠、乏力、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肺水肿、脑水肿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关于高原反应,有三个常见误区需要澄清:
身体好的人不易得高原反应: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高原反应与体质强弱无直接关系,关键在于身体对缺氧环境的适应能力。
只要不去海拔太高的地方就不会有问题:事实上,每个人对高原的适应能力不同,即使是较低海拔的地方也可能引起反应。
多喝水可以缓解高原反应:虽然保持水分重要,但过量饮水在高原环境下可能加重心肺负担,应适量喝温水、葡萄糖水。
高原反应的预防:从行前准备到旅途中的注意事项
行前准备
健康检查:前往高原前,建议进行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特别是心肺功能评估,确保身体状况适合高原旅行。
药物预防:涉足地区的海拔高度低于2500米或没有高原反应史的人,不推荐服用预防药物。以下人群,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预防高原反应:
- 既往有高原性肺水肿或高原性脑水肿病史者
- 涉足海拔高度在2500米以上的地区,且每天夜间睡眠地点高度上升超过500米的人群
- 前往海拔高度3000米以上地点的人群
乙酰唑胺是预防急性高原反应和高原性脑水肿的主要药物。该药的最低有效剂量为250毫克/天,建议在海拔上升前1天开始服用。服用方法为每12小时125毫克(即每天250毫克),海拔高度开始下降后停用。
地塞米松也可以被用来预防急性高原反应和高原性脑水肿,效果与乙酰唑胺相似,可用于不能耐受乙酰唑胺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治疗高原反应的剂量为每6小时2毫克或每12小时4毫克,在海拔高度开始下降时,应予停用。由于长期使用地塞米松有肾上腺抑制的风险,因此使用时间不得超过7天。
有研究表明,非甾体抗炎药物布洛芬具有与乙酰唑胺相似的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作用,可以作为潜在的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用药选择。
硝苯地平对于有高原性肺水肿病史的人群,特别是多次发作的患者,是有效的预防药物。该药可以降低肺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应在海拔上升前24小时开始服用,推荐用法用量为每8小时服用20毫克硝苯地平缓释制剂。如果患者对硝苯地平不耐受,可每12小时服用10毫克的他达拉非作为替代。如果患者对于硝苯地平和他达拉非都不能耐受,可以考虑使用地塞米松。
此外,红景天、银杏叶提取物等药物或成分可能对于预防和缓解高原反应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目前临床证据还不完备。红景天对心脏、大脑、肾脏等均有保护作用,可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在登高前15天开始服用可能对高原反应的预防有一定帮助。有研究指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服用含相关成分的中成药或含有该成分的保健食品有可能可以预防高原反应。此外,临床常用于预防心绞痛的药物曲美他嗪能提高血红蛋白携氧能力、改善缺氧,有时也被用作缓解高原反应的药物加以使用。
- 生活方式调整:提前1月左右不做有氧与增肌等高强度运动,可做散步、拉伸或慢跑等低强度运动,注意时间与间歇。到高原地区前后三天,尽量减少或不洗澡洗头,多休息多睡觉适量饮用温水。
旅途中的注意事项
阶梯式上升:避免在1天内直接从海拔较低的地方攀升至海拔高于2750米的地方;到达海拔2500米的地方之后,可以先休息1天以适应环境。如果需要继续攀高,建议每隔3天休息1次,并且每天上升的高度不宜超过300~500米;到达海拔2500米以上的地方后,至少48小时内不要饮酒和进行剧烈运动;当到达海拔4267米以上后,建议每攀高300米休息两天。
合理安排活动:在高原上时,避免重体力的活动,可以进行轻度的活动,能够帮助人体更好的适应高原反应,刚进入高原的前两天可以适当的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尽量不要饮酒。
注意保暖: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需带保暖衣物及防晒用品。特别要注意头部保暖,避免感冒。
饮食调理:饮食清淡易消化,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适量补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但避免过量饮水,以防水肿。不要吸烟,要少饮酒,保持血压在稳定的状态。
高原反应的应急处理
一旦出现高原反应,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休息与吸氧:立即停止一切活动,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休息。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便携式氧气瓶进行低流量吸氧(一般为1-2升/分钟)。
药物治疗:高原反应出现的头痛可以使用非阿片类镇痛药缓解,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止吐药可以用于缓解胃肠道症状,如使用昂丹司琼片治疗恶心和呕吐。对症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服用乙酰唑胺(每日两次,每次250毫克)进行治疗。对于高原性肺水肿出现缺氧时,建议服用硝苯地平(每日两次,每次30毫克)。当无法下降海拔,且氧气/便携式高压氧舱和硝苯地平都不可及时,可以使用他达拉非或西地那非进行治疗。
及时就医: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如出现严重头痛、呕吐、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专业药物治疗,必要时考虑撤离高原。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避免单独行动,分享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减轻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如果高血压患者到了高原可能会加重高血压病情,不仅会使血压波动,还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甚至肢体麻木等一系列症状。如果高血压的患者初到高原,一定要密切监测血压和氧饱和度,必要时加服降压药,认真吸氧。不要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要注意休息,可以适当散步、慢走。平时吃饭一定要注意低盐饮食,每天摄入的盐不要超过6克。
心血管疾病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原环境下更容易出现心脏问题,因此不建议前往高原地区。
孕妇:高原缺氧环境可能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因此孕妇应避免前往高原。
通过科学预防和合理应对,高原反应是可以控制的。记住,高原反应不是不可克服的障碍,而是身体对新环境的自然反应。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及时处理症状,你就能轻松征服高原反应,尽情享受拉萨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