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揭示惊人真相!
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揭示惊人真相!
始新世是地质时代中古近纪的第二个主要分期,大约开始于5300万年前,终于3650万年前。在这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温暖宜人,热带棕榈植物甚至向北扩张到了伦敦盆地。这种温暖的气候为哺乳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使得哺乳动物的进化与繁衍成为地球进化的主旋律。
在始新世,大量的现代哺乳动物化石最早出现。这些原始的哺乳动物,如偶蹄类动物,奇蹄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特征是细长的四肢,有抓取物体的能力,可以透过鉴别牙齿来区分它们的食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24年9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关于渑池东方翼齿兽的新发现。
研究团队对一批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肉齿类化石材料进行了详细研究,命名了一个新种——渑池东方翼齿兽。肉齿类是新生代哺乳动物中一类非常原始的小型到大型的捕食动物,虽然原始,但它们在哺乳动物中是最先成功地专长肉食的类群,也被称为“古食肉类”。东方翼齿兽相较其他鬣猫类化石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是个体很大,为了能够更为准确的认识这类动物的个体大小,研究人员开展了体重重建的工作。古生物研究中多采用牙齿或者头后骨骼的数据来进行体重复原。尽管不同的指标在体重复原的研究中往往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但多个指标均指示东方翼齿兽是体型非常大的一类肉食动物。基于化石材料保存的状况、为了更为准确的反映该类群的体重,本研究中采用了以三颗下臼齿的平均长度值为基础的回归公式推测其体重,结果显示渑池东方翼齿兽重量为155公斤左右。
对于食肉动物,人们也时常关心其食物的组成。本研究中除了采用牙齿测量数据(前臼齿相对大小和裂叶相对长度等测量指标)来推测其摄食类型,还对牙齿表面的釉质结构进行了分析(动物牙齿釉质结构中的施氏明暗带通常被认为与生物力学因素相关,食肉动物中尤其是Z字型明暗带被认为是与食骨饮食的高咬合力相关),基于以上综合推断渑池东方翼齿兽的饮食中肉类成份占据绝对优势, 其并不具备大量食骨的能力。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研究,可以大致复原出距今大约4200万年前在垣曲盆地生活着一类肉食动物,它们体型强壮高大(体重约为155公斤),主要以食用其他动物的肉类为生。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讨这些类群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我们理解始新世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