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秋日打卡合肥三大古迹:雨花塘、筝笛浦、赤阑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秋日打卡合肥三大古迹:雨花塘、筝笛浦、赤阑桥

引用
网易
12
来源
1.
https://m.163.com/ent/article/J4M7K7ST05259OF7.html
2.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4-03/15/nw.D110000gmrb_20240315_1-16.htm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F%8D%E8%A7%A3%E5%A7%9C%E5%A4%94/12344902
4.
https://www.ahgrrb.com/html/detail/20250120/250120152820622.html
5.
http://www.tcmap.com.cn/landscape/11/yaogujin.html
6.
https://www.gushiwen.cn/mingju/juv_409e53277911.aspx
7.
https://www.shejijingsai.com/2024/10/1199258.html
8.
http://www.hefeirenda.cn/xwdt/jgfc/15191359.html
9.
http://getdiming.qi18.com/jingdian/11/yaogujindianhltq/
10.
https://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5/c404064-40196338.html
11.
https://www.scribd.com/document/793781902/%E6%96%87%E5%8C%96%E8%8B%A6%E6%97%85-%E4%BD%9C%E8%80%85-%E4%BD%99%E7%A7%8B%E9%9B%A8
12.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s/%E5%BF%8D%E5%8F%A4%E6%A8%93%E8%A9%9E%E8%A9%B1

秋风渐起,合肥的古迹在金黄的落叶中更显韵味。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访合肥三处承载千年历史的古迹:雨花塘、筝笛浦和赤阑桥。这三处古迹,不仅见证了合肥的沧桑变迁,更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

01

雨花塘:诗画中的隐逸之所

雨花塘位于合肥老城区西南角,与稻香楼、德胜门相邻。这里曾是明末清初名臣龚鼎孳的居所。龚鼎孳,这位在明、大顺和清朝三朝为官的“贰臣”,晚年常回此地小住。他笔下的“雨过城荫碧溆长,画龙采蠲斗芳塘”描绘了雨花塘昔日的美景。

如今的雨花塘,虽已不复往日繁华,但秋日里仍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雅致。塘边的垂柳随风摇曳,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那个“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年代。

02

筝笛浦:三国古战场的见证

筝笛浦位于合肥逍遥津公园内,是三国时期魏吴对峙的重要战场。公元215年,东吴孙权率军攻打合肥,与魏国守将张辽在此展开激战。孙权在撤退时,曾在此地飞马跃过淝水,留下了“飞骑桥”的传说。

如今的筝笛浦,已成为公园内的一处静谧景观。秋日里,湖面波光粼粼,岸边芦苇摇曳,仿佛在诉说着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站在桥上,遥望对岸的张辽衣冠冢,不禁让人感慨历史的沧桑。

03

赤阑桥:姜夔笔下的诗意栖居

赤阑桥因南宋词人姜夔的诗句而闻名。“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姜夔曾在此居住,并留下了许多描绘合肥风物的诗词。他的《送范仲讷往合肥三首·其二》中写道:“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合肥秋天的景色,更流露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如今的赤阑桥,虽已难觅旧时模样,但那份诗意仍在。秋日里,桥边的柳树随风飘摇,落叶铺满了小巷,仿佛在诉说着姜夔笔下的那份寂寥与温情。

04

实用信息

  • 交通:三处古迹均位于合肥老城区,可乘坐公交或地铁轻松到达。建议从逍遥津公园开始,步行至赤阑桥,最后前往雨花塘。
  • 门票:逍遥津公园免费开放,雨花塘和赤阑桥无需门票。
  • 周边配套:逍遥津公园内有茶社和游船码头,适合休憩。雨花塘附近有稻香楼宾馆,可品尝合肥特色美食。

秋日的合肥,古迹在金黄的落叶中更显韵味。不妨趁着这个季节,来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感受合肥的历史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