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重塑外科手术新纪元:从虚拟到现实的医疗革命
VR重塑外科手术新纪元:从虚拟到现实的医疗革命
在手术室里,医生们正聚精会神地研究着一个“漂浮”在空中的3D肝脏模型。这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而是广州某医院的真实一幕。广东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主委、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范应方教授及其团队,自主研发了3DVWork虚拟现实系统,让这种看似科幻的场景成为了现实。
3DVWork:让手术团队拥有“透视眼”
3DVWork系统基于精准的影像检查和三维重建技术,能够为手术团队提供高还原度的虚拟肝脏模型。医生们无需打开患者腹部,就能清晰地看到肝脏内部的血管、肿瘤等结构,仿佛拥有了“透视眼”。
这种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手术规划方式。在过去,医生们只能依靠二维的CT或MRI影像来判断病情,而现在,他们可以在三维空间中任意旋转、放大肝脏模型,从各个角度观察病变部位,甚至可以模拟手术刀的路径,提前预演手术过程。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复杂手术中尤为明显。例如,在进行肝脏肿瘤切除时,医生需要精确辨别肿瘤与周围重要血管、神经的关系。通过3DVWork系统,医生可以“透视”肝脏内部结构,实现术中的精准导航,不仅提高了肿瘤的完整切除率,还显著缩短了患者的康复周期,提升了术后的生活质量。
目前,这一创新技术已在30余家肝胆外科中心得到应用。更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先进的手术方式并没有额外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为术前的所有影像检查本来就已包含在医疗费用中。
VR技术让手术更精准、安全
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VR技术同样正在改变着手术的方式。医院副院长、胃肠外科专家孙维建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两例结合VR技术的直肠癌根治手术。
在其中一例手术中,69岁的林阿姨因反复腹泻并发现大便带血,被确诊为直肠癌。孙维建教授团队决定采用“VR头戴式显示设备+微创手术机器人”的组合方案。
手术过程中,医生们佩戴VR设备,将手术机器人屏幕信号接入设备中。这种组合进一步解放了主刀医生的头颈部及手部运动,大大提升了手术的自由度和操作的精准度,降低了主刀医生的操作疲劳感。
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头显设备中的多功能操作界面,医生只需隔空做几个手势,就能随时调出患者的术前CT影像,包括大血管3D重建的展示界面。这种有实时参照的“开卷”手术,让医生在不离开手术现场的情况下,能够更加安全、高效地做出临床判断和决策。
整个手术过程仅用时三个小时,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不久便出院。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VR技术在手术中的巨大潜力,也为未来的医疗革新带来了新的希望。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VR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例如,现有VR设备与医疗设备的兼容性不足,影响了无缝集成和高效使用。此外,VR技术需要大带宽支持实时数据传输,在5G普及前,这可能导致高昂成本。
同时,VR/AR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需严格评估其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安全的影响。行业亟需既懂医学又熟悉VR/AR技术的专业人才来推动创新。相关产品也需满足高标准的行业资质要求,审批流程复杂。处理患者敏感数据时,如何确保信息安全也成为一大挑战。
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和跨领域合作的深入,这些挑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VR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医疗领域的革新,为医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透视眼”,为患者带来了更安全、精准的治疗方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VR技术将成为手术室里的常规工具,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