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人的智慧:屎的N种高级叫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人的智慧:屎的N种高级叫法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34422120_121136654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9A08F8C00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131041
4.
https://zhidao.baidu.com/index/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3A03FIK00
6.
https://vocus.cc/article/65a8e760fd8978000109ab7b
7.
http://www.syzyyj.cn/index.php?c=show&id=1734
8.
https://szb.ycfbapp.com/ycwb/pc/con/202406/24/content_57351.html

“屎”这个字,你可能每天都会说上几次,但你知道它最初竟然是指一种凶器吗?在甲骨文中,“屎”字像一把有柄有钩的古代武器——大斧,斧口有一排锋利的锯齿。这种凶器在奴隶社会里被用来行刑杀人和肢解牲口,直到战国时代才被更优良的凶器淘汰。这个有趣的发现来自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一件一级文物——“铜我”,它让我们对“屎”字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古代,文人们讲究含蓄优雅,自然不会直接说“我要拉屎”,而是创造了许多委婉的说法。比如“更衣”,这个说法源自汉代,因为当时人们穿着长袍,上厕所时容易弄脏衣服,所以需要脱掉外衣。唐代《玉泉子》中就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杨希古内急如厕,一定要脱光衣服,然后穿着很高的木屐登厕。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宋代,富贵人家甚至认为原来穿的衣服已经沾染了粪臭,所以便后要更换干净的衣服,于是“更衣”就成了上厕所的委婉说法。

“净手”则是把手洗干净的意思,但古人用它来委婉地指代大小便。《世说新语·纰漏》中记载,王敦如厕后,婢女端上金澡盘和澡豆给他洗手,可见便后洗手在贵族之间已经流行。清朝人编撰的《弟子规》更是将“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作为童蒙教学的内容。

“登东”这个说法则与古代的风水观念有关。在中国自先秦以来流行的五行观念中,东木西金北水南火中土,分别对应五个方位。厕所作为粪便的生产基地,要建在房屋北面偏东的地方,以确保源源不断地产生肥水,保障粮食丰收。由于古代厕所大多是台阁式的,需要顺着阶梯登上去,所以去上厕所就叫“登东厕”,简称“登东”。

“解手”这个说法源自古代押解犯人的场景。犯人内急时不敢直说,只能暗示要“解手”才能完成大小便。《隋书·麦铁杖传》中就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麦铁杖战败被俘,敌帅李棱派了三十个人的卫队押送他。走到庆亭时,卫卒休息吃饭,他们可怜麦铁杖肚子饿,就将他手上的绳索解开让他吃饭。麦铁杖趁机夺过卫卒的刀乱砍一通,将卫卒全部杀死,然后割下他们的鼻子,揣在怀里跑了回来。

“出恭”这个说法则与科举考试有关。元明时代科举考试时间较长,一场一般要一天,乡试以上考前一天入场,考后一天离场,前后三天。为了严肃考场纪律,防止作弊,期间严禁外出。但人有三急,为了便于管理,考场设有“出恭”、“入敬”牌,考生若要上厕所,则需要先领取此牌,举于胸前,到指定地点解决。由于“出恭”、“入敬”牌的主要目的是上厕所,所以民间用“出恭入敬”指代如厕,简称“出恭”。

在古代,猫的粪便处理问题并不像现代这样需要专门的“铲屎官”。宋人对猫的珍视,从其养猫流程之繁琐,可见一斑。在宋代,买卖牲畜一般都要签订契约,唯有买猫签订的契约是聘书,即“纳猫契”。契里主要写着纳猫日期、猫的外貌,甚至还包括纳猫人对猫的要求,诸如不乱跑,不偷吃,乐于捕鼠等等。假如宋人想要拥有一只猫,先要挑一个“纳猫吉日”,然后书一份“纳猫契”,再为猫选一个合适的“聘礼”——盐、糖、或者茶叶等等,才算完成了基本的准备工作。宋代著名爱猫人陆游就曾在一首诗中写到“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描述的就是他用“盐”纳来了自家的小猫。

而我们从文章开头就好奇的“铲屎”问题,也将在接下来这段“接猫回家”的流程中得到解答:“用斗或桶,盛以布袋,至家讨著一棍,和猫盛桶中携回。路遇沟缺,须填石以过,使不过家,从吉方归。取猫拜堂灶及犬毕,将箸横插于土堆上,令不在家撒屎,仍使上床睡,便不走徃。”——《崇正辟谬通书》
即,接猫回家时,要跟主人家要一双筷子放在装猫的容器中。到家之后,先领着初来乍到的猫去拜拜家里的灶神和狗子,打个招呼。然后,把从主人家要来的筷子插在自家土堆里,以后这个土堆就是狸奴的天然猫砂了!

在北欧神话中,动物们被赋予了许多有趣的隐喻和修辞。比如熊被称为“重步者”、“冰狼”、“鹿林居民”;狼被称为“芬里爾子裔”、“女巨魔的駿馬”、“戰爭猞猁”;鹰被称为“暴風切割者”、“怪臉頰”、“邊緣人”;隼被称为“切傷者”、“追蹤者”、“長矛邀請者”;鱼被称为“海中的細長箭頭”、“浮冰田間的銀草”、“峽灣蛇群”;山羊被称为“環顧周遭者”、“衝鋒者”、“面具者”;牛被称为“島嶼蛀蟲”、“骯髒的傢伙”、“軛熊”;蛇被称为“山中鯨魚”、“林中黑鱒”、“平原年輪”;马被称为“聯盟之船”、“韁繩動物”、“戰場之耀”;渡鸦被称为“鷹的義兄弟”、“戰死者的狩獵訪客”、“傷口鷹隼”。

这些有趣的称呼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反映了不同文化对粪便的不同态度。从凶器到排泄物,从委婉语到隐喻,古人对“屎”的称呼展现了语言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下次当你再说“我要拉屎”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个字背后的故事,也许会让你的如厕体验变得更加有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