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崛起:北方经济的新希望
郑州崛起:北方经济的新希望
2023年,郑州市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经济答卷: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6万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和18个省辖市中均居首位。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展现了郑州强劲的经济实力,更凸显了其作为北方经济新希望的重要地位。
经济总量与增速双领先
从经济总量来看,郑州2023年GDP达到1.36万亿元,同比增长7.4%,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这一增速不仅领跑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也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在26座万亿级城市和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郑州的经济增速同样位居第一。
工业作为郑州经济的“压舱石”,表现尤为抢眼。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比去年同期提高8.4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增长35.1%,电子信息工业增长14.4%,铝及铝精深加工业增长12%。工业新动能快速增长,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2%、13.8%、13.6%。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恢复,全年同比增长6.8%,比去年同期提高15.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1.1%,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9.3%,显示出郑州经济发展的强劲后劲。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郑州的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优化趋势。2023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3∶39.4∶59.3,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在工业领域,以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力。比亚迪在郑州布局产能最大、用工最多的整车生产基地,带动全市汽车整车年产量突破8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超32万辆、增长300%以上。
在消费领域,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623.1亿元,同比增长7.7%。接触型消费加速恢复,住宿业、餐饮业零售额分别增长33.5%、6%。大宗商品消费活跃,限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82%,石油及制品增长29.4%,家用电器增长25.4%。
人口红利持续释放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2023年末,郑州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300万人,达到1300.8万人,城镇常住人口也首次超过1000万人。全年新增人口18万,其中自然增长3.4万人,净流入14.6万人。在人口总量开始减少的背景下,郑州是少有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为正的特大城市。
人口增长的背后,是郑州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和人才吸引力。2023年,郑州新增经营主体42.47万户,总量突破200万户。同时,郑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青年创新创业行动,推出“郑聚英才计划”系列政策,全年吸引来郑留郑大学生22.7万人,全市人才总量达282万人。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郑州将构建“五片融合、一带一区、双核三轴”的空间格局,形成“1个中心城区—7个近远郊组团—18个中心镇—26个一般镇”的四级体系。其中,中心城区包括主城区和航空港区两大部分,共同承载城市核心功能。
在产业发展方面,郑州将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到2035年,全市产业用地将达450平方公里,其中先进制造业、科技研发、仓储物流等产业用地面积不少于400平方公里。同时,郑州将构建“一带引领、一核聚力,两翼驱动、多点支撑”的创新网络,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结语
从经济总量到产业结构,从人口增长到未来规划,郑州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郑州正在以实际行动践行“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责任使命,为北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