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顾恺之穿越千年的艺术对话
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顾恺之穿越千年的艺术对话
除夕夜的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上,一场穿越千年的艺术对话正在上演。东晋画坛巨匠顾恺之,这位被后世尊称为“画祖”的艺术大师,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重返家乡无锡,为世人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顾恺之与无锡:千年的艺术渊源
顾恺之,字长康,东晋时期杰出的画家、文学家,被后世誉为“画祖”。他以“画绝、文绝、痴绝”三绝闻名于世,不仅在绘画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其文学造诣也同样令人称道。据记载,顾恺之极为擅长画人像,且做到了“以形写神”,当时给不少名人,如谢安等都画过肖像画,名气很大。他提出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阿堵据说是无锡方言,这个的意思)的理论,不仅形成了成语“点睛之笔”,更深刻影响了中国绘画的发展。
在文学方面,顾恺之的诗作《四季诗》“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短短二十字,却包含了春夏秋冬四季、山水云月、江河湖海、奇峰孤树,满满的画面感,仿若一幅山水画在眼前徐徐展开。而他的“痴绝”更是令人称道,从甘蔗的末梢吃起,说这是“渐入佳境”,这个典故也被后世传为美谈。
春晚舞台上的艺术再现
在2025年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顾恺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返”家乡。晚会以一首改编填词的江南小调《无锡景》为主线,分为千年文脉、实业报国、奋楫扬帆三个篇章。在千年文脉篇章中,顾恺之与范仲淹、苏东坡、徐霞客等历史名人一同“穿越”而来,吟唱出各自心中的“无锡景”。
“我唱画圣一支笔,洛神飞到谁心上。”当顾恺之的这句吟唱响起时,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千年前的江南水乡。舞台上,以吴冠中画作《怀乡》为灵感设计的玻璃竹幕背景,配合各种江南窗棂造型的特效,将江南美学的细腻、柔情一一展现。百盏鱼灯照亮古老运河,千架无人机点亮太湖夜空,无数璀璨烟火划破城市天际,让江南水墨画呈现出更为流光溢彩的风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晚会充分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通过AR技术,顾恺之的画作《洛神赋图》在舞台上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画中世界。这种古今交融的呈现方式,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力量。
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
春晚的播出,不仅让全国观众领略到了无锡的美景与文化,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热潮。据统计,春节期间,无锡各大景区游客数量显著增长。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惠山映月里街区等分会场取景点位,成为了游客们争相打卡的热门地点。夜晚的惠山古镇,花灯旖旎,流光溢彩,龙头河畔的鱼灯随风摇曳,仿佛重现了春晚舞台上的绝美景色。
为了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发展,无锡推出了多项促消费活动。其中,“运河游礼”IP文创品牌全面上新,与“总台文创”、无锡邮政深度合作,打造“大春晚季”主题专柜。在惠山映月里街区、崇安寺二泉映月广场等地设立的文创专营店,推出了以顾恺之为主题的系列文创产品,包括画册、书签、笔记本等,深受游客喜爱。
此外,无锡还推出了10000张消费抵用券,涵盖游船、文博展览、酒店住宿、餐饮美食等多个方面,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据统计,春节期间,无锡分会场主舞台每天都有精彩的民乐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惠山映月里街区的新春市集、文化展示区以及潮流音乐演出等多元体验环节,更是让游客流连忘返。
结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2025年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的成功,不仅是对无锡城市魅力的一次展示,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致敬。通过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这场晚会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顾恺之的“穿越”亮相,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正如他在春晚舞台上所唱的那样,“我唱画圣一支笔,洛神飞到谁心上。”这不仅是对艺术的追求,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必将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