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信量子新专利:用“墨子号”保障通话安全
中电信量子新专利:用“墨子号”保障通话安全
中电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公布了一项名为“一种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卫星加密通话方法和系统”的专利,该技术利用“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为卫星通信提供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
“墨子号”:中国量子通信的里程碑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在卫星量子通信领域的开创性尝试。在随后的几年里,“墨子号”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 在国际上首次完成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实验
- 完成了空间尺度下严格满足“爱因斯坦定域性条件”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
- 实现了从卫星到地面的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和地面到卫星的千公里量子隐形传态
“墨子号”的成功不仅让中国在空间量子科学研究领域处于引领地位,还推动了全球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相继发布相关白皮书,美国更是通过《国家量子行动法案》以应对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优势。
中电信的量子通信布局
作为中国量子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中国电信在该领域的布局已初具规模。在2024年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电信量子集团首次亮相,展示了包括量子密话定制终端、量子安全云印章、量子安全组网方案等一系列创新产品。
其中,量子密话服务尤其引人注目。用户只需更换量子SIM卡并安装量子密信App,即可使用原生拨号盘拨打量子加密电话,实现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一次一密”安全通话。此外,中电信还推出了量子安全云印章,将物联网、人工智能与量子安全技术融合,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用印安全服务。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电信已建成多个量子通信骨干网和城域网。其中,合肥量子城域网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应用最全的城市级量子安全网。同时,中国电信还在积极推进“量子星座”计划,目标是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络。
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
中电信此次公布的专利技术,正是基于“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的最新成果。该技术通过量子密钥分发(QKD)实现卫星通信的加密,具有以下优势:
无条件安全性:基于量子力学原理,任何窃听行为都会被立即发现,确保通信内容的绝对安全。
长距离传输:利用卫星作为中转站,突破了传统光纤传输的距离限制,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安全通信。
抗量子计算攻击:面对未来量子计算机可能带来的安全威胁,QKD技术仍能保持其安全性。
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尤其在金融、政务、军事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领域。同时,随着量子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在更广泛的民用领域得到应用。
结语
中电信基于“墨子号”的量子加密卫星通信技术,是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持续领跑的又一例证。随着“量子星座”计划的推进和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中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构建起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络,为国家信息安全和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