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患者的“激越”状态?
如何应对患者的“激越”状态?
激越是精神科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中。它表现为过度兴奋、焦虑不安、紧张的情绪反应,严重时可能出现暴力冲动、自伤等行为。本文将详细介绍激越的定义、病因、表现、评估方法、处理方案以及预防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症状,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什么是激越?
激越(agitation)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科临床综合征,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或器质性疾病等跨学科疾病中。
激越病因繁杂,在精神疾病、躯体疾病中常见,例如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惊恐障碍、双相情感障碍、脑部外伤、脑膜炎、低血糖等等。具有酒精戒断或者诸如酒精和甲基苯丙胺等物质滥用情况,也会引发激越症状。
激越可表现为过度的兴奋、焦虑不安、紧张的情绪反应,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警觉性增强,同时可伴有坐立不安、拉扯衣服、言语增多、小动作增多等行为上的表现。严重时可能出现兴奋冲动、威胁、暴力冲动、自伤等行为,所以及早发现并干预,避免症状加重和出现攻击行为是很重要的。
发展为攻击暴力行为的预警信号
- 表情紧张或愤怒;
- 躁动不安(如踱步)较前显著,或时间延长;
- 总体唤起水平升高,如呼吸及心率加快、肌肉抽动、瞳孔扩大等;
- 言语音量升高;
- 活动反复无常;
- 与他人目光接触时间延长;
- 环境表现出明显不满,拒绝沟通;
- 思维进程欠清晰,注意力不集中;
- 妄想或幻觉流露出暴力内容;
- 言语或手势威胁;
- 阻挡逃生通道;
- 再现此前发生紊乱或暴力行为之前的行为。
激越状态的评估
美国急诊激越指南BETA对激越患者的评估和分诊建议因医疗环境或非医疗环境而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评估激越状态患者应采集简要病史和生命体征,排除激越状态为可能危及生命的基础疾病所导致,并及时转诊至急诊科。
基于精神检查的评估为精神疾病激越症状的基本举措。精神检查激越评估为精神科医生通过与患者展开面谈以及仔细观察等形式,对于患者的病情状态、环境因素等综合的考虑,进而评估其有无激越症状及其严重的程度。另外,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PANSS-EC)也常用于激越状态患者的评估。
激越状态的处理
对急性激越患者的干预,首先应尽快恢复情绪平静, 以避免其出现攻击行为而危害自身或他人安全。
激越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激越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医生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首先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并尝试语言降级(如保持对话的冷静和简洁、使用简单的语言、积极倾听和重复、建立信任、确定患者的感受和需求等),将患者转移到安静、刺激较少、灯光较暗的环境,通过使用平静而均匀的语调,帮助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以上处理疗效欠佳,对于配合的患者可予口服药物治疗,目前用常用于激越状态的治疗药物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等药物为主。对于不配合、激越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予肌肉注射药物治疗,快速缓解症状。
激越症状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对自身或周边他人可能带来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如经过医生评估,患者有高度的冲动暴力风险,可能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必要时进行保护性约束,待病情稳定好转后会解除保护。使用上述措施时,医生会密切关注患者精神及躯体情况的变化,定期评估以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如果以上治疗未产生良好效果,可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而且在单一的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进行联合治疗的方案。
如何预防激越再次发生?
激越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状。激越的预防从及时恰当地诊治原发疾病开始。当原发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时,激越症状通常会自行消失。当患者自觉或家属察觉激越症状出现时,尽早医生寻求帮助防止症状恶化,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另外,避免接触危险因素也能有效避免激越的发生,如避免严重应激时间事件、避免使用酒精等精神活性物质、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等。
作为激越患者和家人,如何应对?
轻度激越患者:可尝试自我调节策略,如跑步、冥想、深呼吸、写日记、在安静的环境里休息等。
激越患者的家人:需要理解患者的行为,他们并不是故意挑起冲突,而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明白激越只是一种并发症状,伴随基础疾病的治愈是可以消失的。针对激越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症状的消失并不会一蹴而就;另外,激越患者内心其实充满焦虑与不安,可以鼓励患者以恰当的方式应对他们内心的压力,并积极寻求专业医学人员的帮助。
总之,激越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如果出现激越表现无法管理,应及时前往专业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参考文献
- 翟倩,丰雷.精神科激越症状的诊治进展[J].浙江医学,2022,44(04):436-440.
- 李会艳.精神疾病激越症状的临床评估和处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1):15.DOI:10.16282/j.cnki.cn11-9336/r.2017.11.009.
-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 激越患者精神科处置专家共识 [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7,50( 6 ): 401-410.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7.06.002
基金项目:遗传发育与精神神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课题项目(2024GDND02)
图|网络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