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边防:西藏边防部队的科技新篇
智慧边防:西藏边防部队的科技新篇
2024年9月,西藏军区与国防科技大学签署《深化智慧边防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西藏边防部队的智慧边防建设迈入新阶段。这一合作不仅解决了高原环境下装备性能优化等问题,更为科研提供了实践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科技赋能:智慧边防建设的创新之路
西藏军区与国防科技大学的合作始于一次偶然的机遇。三年前,为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西藏军区提出建设智慧边防的构想。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技术难题,如器材不兼容导致进度缓慢,平原检测正常的新型装备在高原环境下性能减弱等。
与此同时,作为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的国防科技大学,虽然在理论技术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却缺乏高原一线的实践平台和验证环境。2023年9月,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的某新型装备,苦于没有很好的高原试验场地,而当时正在学校参加短期集训学习的西藏军区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提出由驻藏部队担任装备到高原试验训练的“先锋官”。
这一合作模式开创了双赢局面:国防科技大学利用西藏军区部队的军事需求和应用场景,发挥自身在前沿军事理论、先进军事科技方面的优势,创新解决驻藏部队备战打仗方面的矛盾困难和短板弱项,同时也助推了国防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升级。
信息化装备:边防管控的“千里眼”
在智慧边防建设中,信息化装备的应用是关键一环。边防部队配备了高倍望远镜、热成像夜视仪等设备,这些装备让官兵足不出户便可感知一线边情,遇有突发情况也能迅速响应。
“巡逻车+千里眼”模式的引入,更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巡逻方式。通过无人机和摄像头的配合使用,边防官兵能够实现远程监控与快速响应,大大提升了边境管控的能力和效率。
珠普哨所:智慧边防建设的生动实践
珠普哨所是智慧边防建设的典型范例。过去,这里一直沿用传统的骡马巡逻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官兵们需要承受极大的身体和精神压力。如今,随着智慧边防建设的推进,珠普哨所告别了传统巡逻方式,开始采用巡逻车和无人机等现代化装备。
这一转变带来的不仅是巡逻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官兵们工作条件的改善和安全保障的增强。四级军士长邓一平感慨道:“如今一系列信息化设备入驻边防,不仅让官兵足不出户便可感知一线边情,而且遇有突发情况也能迅速响应。”
未来展望:打造智能化边防管控体系
随着《深化智慧边防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西藏边防部队的智慧边防建设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全面接轨,进一步提升边境管控的智能化水平。
可以预见,未来的西藏边防将实现更高效的边境管控格局。通过科技赋能,边防官兵将拥有更先进的装备和更智能的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及时感知边境动态,还能快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为国家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西藏边防部队的智慧边防建设,是科技强军战略在边防领域的生动实践。通过与国防科技大学的深度合作,西藏军区不仅解决了当前边防管控中的实际问题,更为未来边境安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随着智慧边防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西藏边防部队将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