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德韦克的成长型思维:打破固定思维,实现持续成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德韦克的成长型思维:打破固定思维,实现持续成长

引用
澎湃
6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224608
2.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366096/
3.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4681600-99367376-h
4.
https://www.scribd.com/document/705328955/%E9%87%8D%E6%96%B0%E6%89%BE%E5%9B%9E%E8%87%AA%E5%B7%B1
5.
https://www.cnblogs.com/apachecn/p/18509488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5%AD%97%E8%A9%9E%E8%BD%89%E6%8F%9B%E8%99%95%E7%90%86/%E5%85%AC%E5%85%B1%E8%BD%89%E6%8F%9B%E7%B5%84/%E5%90%84%E9%A0%81%E9%9D%A2%E5%8C%85%E5%90%AB%E5%AD%97%E8%A9%9E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如何培养持续学习和成长的能力,成为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提出的“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框架。虽然德韦克并没有专门针对龟兔赛跑的故事进行心理学解读,但她的理论为我们重新理解这个经典寓言提供了新的视角。

01

成长型思维的核心理念

德韦克在她的著作《终身成长》中提出,人们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两种: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和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

  • 固定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固定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天赋。这种思维模式下的人往往害怕失败,不愿接受挑战,因为失败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或有能力。

  • 成长型思维: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不断提升的。这种思维模式下的人更愿意接受挑战,不害怕失败,因为他们相信每一次失败都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02

教育领域的启示

在教育领域,成长型思维理论对打破“学霸VS学渣”的二分法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往往过于强调分数和排名,这容易培养学生的固定型思维。例如,一个学生如果一直被贴上“学渣”的标签,可能会逐渐相信自己没有学习能力,从而放弃努力。相反,如果一个学生被认为是“学霸”,他们也可能因为害怕失去这个标签而避免挑战,不敢尝试新事物。

德韦克的研究表明,这种标签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她通过实验发现,当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如果教师表扬他们的努力而非天赋,学生会更倾向于选择更具挑战性的任务。相反,如果教师表扬学生的天赋,学生则更倾向于选择简单的任务,以避免可能的失败。

03

职场中的应用

在职场中,成长型思维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德韦克的研究发现,那些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员工更愿意接受新挑战,更能够从失败中学习,也更有可能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持续进步。而那些具有固定型思维的员工则往往更害怕失败,更不愿意接受新挑战,从而限制了自己的发展潜力。

对于管理者来说,培养团队的成长型思维至关重要。这不仅需要在招聘时选择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候选人,更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创造一个支持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例如,通过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鼓励员工分享知识和经验,以及提供持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04

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

那么,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呢?德韦克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1. 改变对失败的看法:将失败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对能力的否定。

  2. 重视过程而非结果: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的结果。

  3. 设定可实现的目标:设定既具有挑战性又可实现的目标,逐步提升能力。

  4. 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定期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识别并克服固定型思维的倾向。

  5. 建立支持性环境:在家庭、学校和工作中创造一个支持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德韦克的成长型思维理论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通过努力和学习实现自我提升。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都应该摒弃固定型思维的束缚,拥抱成长型思维,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人生目标。正如龟兔赛跑的故事所启示的,最终决定胜负的不是起点的快慢,而是持续努力和坚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